碧江:“兵支书”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聚焦退役军人政治过硬、作风硬朗、纪律严明等特点,注重将学历高、能力强、愿意服务基层的优秀退役军人选拔到村“两委”干部队伍,精心构建培育机制,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整体结构,着力培优建强“兵支书”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人才力量。
严格选任标准,建好人才“蓄水池”。一是建立退役军人人才库。依托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明确专人包片、包组、包网格,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络、视频连线”等方式逐一排查,全面摸排退役军人数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等情况,以村(社区)为单位对全区现有6903名退役军人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和适用人才库,准确掌握退役军人基本信息和现实表现。二是鼓励退役军人进入村干部队伍。印发《碧江区在优秀退役军人中大力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工作实施方案》,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村党组织或退役军人事务局向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推荐到村工作人选、按程序安排到村(社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通过“专题座谈会、一对一谈心谈话”等方式,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换届后,碧江区共有“兵支书”15人、“兵两委”23人。三是引导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治理。碧江区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积极推行“老兵工作法”,鼓励退役军人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乡村建设等工作,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目前成立了68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644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抗旱救灾等急难险重一线工作,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实力量。
多措并举培育,搭建成才“训练营”。一是强化结对帮带,优化成才路径。全区45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带动71个区直部门、26家民营企业、6家国有企业与59个村(社区)进行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支持、销售代购等结对帮扶,促进村级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今年来,共计投入帮扶资金800余万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村开展宣讲活动1000余人次,形成强大帮带合力,助力“兵支书”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二是强化磨砺锻炼,增强干事本领。印发《碧江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以“双好双强”好书记、团结坚强好班子等为目标,着力培育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开展碧江区“创一流党建品牌·争当先锋书记”擂台比武活动,让“兵支书”们全面上台晒工作、亮成绩,提升“兵支书”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能力,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碧江区依托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铜仁智慧党建云及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线上平台,区委党校、15个乡镇(街道)党校等实训基地,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集中研讨等方式,每年组织“兵支书”进行培训,统筹选派优秀“兵支书”参加省、市调训。今年来,碧江区15位“兵支书”已全部完成培训,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规范高效管理,树立实绩“指挥棒”。一是建立管理体系。先后印发《碧江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碧江区村(社区)干部设岗定责工作方案》,围绕党的建设、行政事务、服务事项等工作内容,设置专职岗、协助岗、志愿岗等9类56项工作任务,科学设定村干部职责分工,构建职责明细、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村干部工作责任体系,深化对“兵支书”的管理。二是注重考核问效。采取会议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方式,以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评价“兵支书”工作实绩,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发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今年开展的半年考核中全区15名“兵支书”均考核为优秀等次。三是定期分析研判。建立“兵支书”正负面工作清单,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了解“兵支书”作用发挥、工作状态及群众认可情况。结合半年考核、履职研判工作,全面掌握“兵支书”履职能力,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
强化激励关怀,发动干事“新引擎”。一是建立报酬体系。出台《碧江区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保障暂行办法》,实行“基本报酬+任期年金+绩效奖金+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结构相结合增长机制,村干部“一肩挑”工资达4602元/月以上。按城镇企业职工标准为“兵支书”购买养老保险,每年为“兵支书”购买10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解决“兵支书”后顾之忧。二是坚持正向激励。在选拔任用和招录中向村干部倾斜,拿出专门的岗位对村干部进行招录。以换届为契机,将表现优秀的“兵支书”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如时任坝黄镇长坪村“兵支书”雷以训,在换届中被选拔进入坝黄镇领导班子,极大的鼓励了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的退役军人。三是注重典型选树。大力选树、挖掘、宣传涌现出来的“兵支书”典型,示范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战场作出更大贡献。如云场坪镇路腊村“兵支书”杨光清,自上任以来带领村“两委”和部分退役军人狠抓各项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路腊村先后获得“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森林乡村”“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贵州省十佳赏花地”“贵州省旅游示范村”等1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在“中国军网”等中央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让碧江“兵支书”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上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碧江区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