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务川视窗

务川县:创建“五个中心” 服务特殊群体

2021年10月29日14:27 |
小字号

务川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服务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以“党建+”的形式创建“五个中心”服务平台,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县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创建儿童乐伴中心。结合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2018年以来,务川县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利用中国扶贫基金、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探索“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先后投入经费60余万元,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建儿童乐伴中心12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织密安全监护网。儿童乐伴中心,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特殊困难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今年以来,共关爱留守儿童3000多人次。

二是创建春风小院服务中心。务川县民政局与社区合力创建集医养康养于一体的春风小院服务中心,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老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春风小院”以社区为基本阵地、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党建+食堂+健身文化活动场所+签约医生”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创建社区春风小院21个,为3000余老人提供高质量服务,有效解决以社区为中心的互助养老,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三是创建老年康养服务中心。不断完善老年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创建县级老年康养服务中心,为城区老人提供医、养、乐一体化服务。

务川县结合舒适的气候环境,通过多元化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服务体系及标准,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医养长护基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核心,投入1000多万元,在城区创建仡福中医老年康养服务中心。在民政、残联的支持下,务川县仡福中医老年康养服务中心采取公司加医院合作的形式,创建了一家依托“医、食、住、行、文、娱、健”七大服务体系,集养老、康复、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与配套服务为一体康养服务中心。该中心开展丰富的老年活动,充实老人精神生活,促进身心愉悦。开展轮椅操、八段锦、口腔操、手指操、手工制作,还有小游戏,看怀旧电影,唱歌等活动500余次,过集体生日活动10次。务川仡福中医老年康养服务中心运营一年多来,接待老人2000余人次。

四是创建特困供养中心。按照“星级”敬老院标准,创建特困供养中心。务川县民政局先后投入1700万元,对全县13所农村敬老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不断提高特困供养能力。2018年来,务川县民政局对全县13所农村敬老院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共改造床位836张,配备管理服务人员76人,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率为77.78%;特困供养标准不断提高,特困供养金从2019年767元/月/人提高到813元/月/人,提高了6%,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1696万元,保障特困供养对象814人;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每年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点,县民政局代表党委和政府对敬老院院民发放慰问金,送去水果、饮料、月饼、衣服等慰问品,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老人。

五是创建临时救助中心。务川县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协理员25名,创建临时救助中心。县民政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中心作用,健全“救急难”主动发现机制和个案会商机制,对临时特殊困难家庭实行先行救助、先救急再完善程序和相关手续。

临时救助起着救济难、兜底线的作用。务川县民政局临时救助中心坚持有难必帮、有难必救的原则,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落实临时救助监督制度、全面落实临时救助核查制度,对因灾、因病、因残等生活困难的群众落实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三年来,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661.45万元,惠及1804户。

务川县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期盼、群众关切,做细做实民政民生工作,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李维祥、张林)

来源:务川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