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修文视窗>>时政要闻

修文县离休老兵刘钦向:一路一桥 一心为民

2021年07月23日12:29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初见刘钦向,老人正在拾掇花园,院子不大,但很干净。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眼前之人已是耄耋之年,面色红润,衣着整洁,声如洪钟,精神矍铄。

1927年,刘钦向出生于河南密县(现新密市),现年94岁,河南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一家七口人,住在一个小屋子里,家中只有半亩地……”

刘钦向排行老二,家中还有爷爷、父母、姐姐和两个弟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家人过得很清苦。

16岁那年,刘钦向和小伙伴一起做了个重大决定。

“光知道共产党好,朱毛部队为群众。”怀揣对共产党的向往,刘钦向一行13人渡过黄河,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部队,并加入八路军。先后当过通讯员、侦察员、营参谋长等职。

“革命来之不易,牺牲了好多人……”

刘钦向积极奔走修建的“情深桥”。

据刘钦向回忆,其所在部队分别于1945年、1947年两次挺进大别山。彼时,前有敌军围堵、后有追兵,天上还有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经常几天几夜不能睡觉,枪弹不离身,再冷再饿,也不敢烧火取暖、做饭,生怕引来敌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胜利是老百姓抬出来的、推出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1947年,刘钦向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当地百姓用担架、手推车为部队运粮,运物资。

“浩浩荡荡啊,部队延绵300里地。”提及当年的情形,刘钦向满是自豪,眼里充满了光。

“当时没见过铁路,听别人说铁路就是用铁来铺的路。我说哪有那么多铁嘛?后面见到铁路,蹲下身子,用手去抚摸钢轨,用小石子去敲……”

说起当年的“无知”,老人开怀大笑,像个开心的孩子。

1957年,刘钦向转业到地方,先后工作于遵义市桐梓县、贵阳市修文县,并于1985年离休。

离休后的刘钦向却一刻也停不下来,整天扛着锄头上山。原来,刘钦向离休前,因工作之需经常往返于县城和沙溪村。

“那个路很陡,也很窄。一到下雨天,无论是上下班的工人、还是学生娃娃,都经常摔倒”。

于是乎,一个当代“愚公”的故事上演了。

“当时我找到王永明(山林承包人),我说要修路。他说你起码得有三五十个人才行,我摇摇头。他又说那起码也得十个八个,我又摇摇头,最后伸出一个手指头”。

对方见刘钦向只有一个人,竟打算在陡峭的山上挖出一条大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以为我是开玩笑,说干脆送我块地种菜。我说我要你的地干啥?”

见刘钦向来真的,王永明虽不敢相信,但也不便阻拦。

从1986年起至2006年,整整20年过去,一条长2.5公里的林间小道由最先的可以过马车,再到通汽车,路面也由泥巴路变为水泥路。

“路修好了,老百姓高兴,我也就满足了”。

修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看望刘钦向(右二)老人。

2018年,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由刘钦向“徒手”挖出来的这条路扩宽至4.5米,并铺上了沥青,这便是如今的栖凤路。

解决“路”的同时,刘钦向还将目光投向了“桥”。

沙溪河宽约50米,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如玉带般镶嵌在沙溪村,为沙溪村增色不少。但沙溪河同时也将寨子一分为二,村民们需要踩着石墩过河,一旦下雨河水暴涨,大家只能望河兴叹。

为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问题,刘钦向决定修桥。缺资金,刘钦向便拉下面子搞“众筹”,自己首先拿出300元,再挨个游说相关部门、人员,最终筹集到了6万余元。

接下来的几个月,已是古稀之年的刘钦向鸡鸣时分便出门,天黑才收工。

1998年4月,一座高8米,长50米的“情深桥”横空出世,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祖祖辈辈出行难的问题。

桥,修好了。刘钦向黑了,也瘦了。

捐资修建凉亭,义务巡逻、义务种花、参加公益讲座、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刘钦向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

“没有共产党,哪有我家现在的生活?我不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还要把他们那份也干好”。

刘钦向口中的“他们”,是那些为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回忆起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感慨的泪花在刘钦向的眼眶里打着转。56年过去了,刘钦向始终珍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金色奖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怎么样做人?就是要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言传身教育新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全省“老有所为奉献奖”“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评“感动贵阳人物”、“身边好人”……

荣誉,是对老兵的致敬!更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践行初心使命,不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生动写照!(图/文 钟正超)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