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13个黑臭水体治理后水清岸绿了

2020年07月23日08:35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金秋时)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给……近年来,安顺市采取多种措施对13个黑臭水体展开治理,主要涉及贯城河干流部分河段及其3条支流部分河段,长度约17.6公里。如今,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

在治理过程中,沿河的群众也自发加入到项目中来。

记者在安顺经开区龙井村看到,经过治理的贯城河南支流,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侧装上了大理石护栏,两旁的波斯菊随风荡漾,一片水畅、河清、景美景象。

河道旁,村民正自发清理淤泥石头,畅通水流。

“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环境变好了,大家也比以前更爱护河道卫生了,都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家住龙井村20多年的罗启秀说,几个月前,贯城河南支流根本不能称为“河”,只能算是一条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今年2月中旬,安顺市找准贯城河南支流“病根”并着手解决。据安顺经开区农林牧水局局长郑兴国介绍,龙井村贯城河南支流黑臭水体主要因为生活污水排放,雨水、污水未经分流直排入河所致。

因此,治理的第一步是截污分流。“我们利用水下雷达探测仪,探测出暗渠走向后,细化方案,避开人流密集处,实施打孔,再进行清淤。”郑兴国说,暗渠清淤截污完成后,项目通过新建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将群众的生活污水管道接入沿河截污管网,最后,统一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成雨污分流。

同时,治理人员还对项目进行景观提升,在贯城河南支流排水渠道两侧新建绿化带680米,新建绿化带沿石323米;新建挡墙96米,完成道路修缮1500平方米,新建渠道护栏490米。

不止贯城河南支流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安顺其他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也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投入约5.67亿元开展黑臭水体治理。13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经过检测,水质均为“非黑臭”。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