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一分耕耘 十分收获

2020年07月22日13:5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今年上半年,黔南州同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抢时间、补损失,确保农业经济运行正常平稳。截止二季度,黔南州农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53.4亿元,增速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6330元,增速10.2%。

产业叠加毛尖飘香

都匀市螺丝壳茶区有着敢于突破的茶农们,坚守制作毛尖春茶的高标准,做起了高品质的夏秋茶。目前,茶区入驻120多家茶企,拥有国家级示范社1个,全国茶叶标准园1个。“质”的保障、“量”的提升,让都匀毛尖的品牌擦得更亮。

刚下树的茶青,送进现代化的车间,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现金。为了满足订单和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茶区多家茶企进行技改,添置了制作绿茶、红茶的生产线,确保全年采摘季能够持续运转。

经过几年建设,螺丝壳茶区这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今年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拥有了茶旅结合的新标签。茶旅结合的模式,在黔南茶区正逐步推广。

线上线下同步、省内省外齐销,小小的茶叶也已经漂洋过海,进入了国际市场。通过都匀市辐射带动,黔南贵定、瓮安、平塘等地的茶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截止今年6月底,黔南州茶园投产面积122.82万亩,茶叶产量 2.8 万吨,同比增19.66%;产值 58.95亿元,同比增24.1%。都匀毛尖以35.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茶农腰包更鼓、毛尖更加飘香。

坝区兴旺 有模有样

这几年,黔南州聚焦坝区,大力发展优势蔬菜单品,打通“黔货出山”最后一公里。现在黔南州有坝区323个,总面积达74.97万亩。今年上半年,黔南州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4万亩,产量达146万吨,产值近42亿元。

惠水县好花红镇的佛手瓜产业园里成熟的佛手瓜已经可以采摘。当地以弄苑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连片种植佛手瓜,总面积8500亩。瓜藤之下,别有洞天。以科技为支撑在佛手瓜种植地中,按季套种白菜、小白菜、黄瓜、食用菌,喂鸡养蜂。一年多品,”“三季四收”、“321”复合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惠水县好花红镇有600户2700多人,在佛手瓜产业园里实现自己的就业梦。“分红”促“增收”的利益联结方式,实现政策共同分享、群众共同富裕。

产销一体化,订单带效益。当地积极搭建“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平台,与省内多所高校、多家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并成为多家单位的蔬菜供应点,畅通了佛手瓜销售渠道。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抓活产销对接。如今,这个不起眼的手捧瓜,已经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瓜”。

这几年,黔南州按照“五基地一中心”标准要求,推动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今年上半年,黔南州刺梨种植面积60.7万亩,投产面积16.8万亩,2020年鲜果预估产量5.2万吨。

再过一个月左右,贵定县刺梨加工产业园里的企业将迎来最忙碌的刺梨采摘季。目前,黔南州基本建成贵定、龙里2个刺梨加工产业园,吸引了12家企业入驻。全州规模性刺梨加工企业已达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年鲜果加工能力近12万吨。

园区里一家企业运营的玻璃餐厅。原本产业单一的刺梨加工园,具备了旅游功能,“接二连三”形成了产业叠加效应。走进园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摘鲜果、尝饮料、品美食。“旅游+刺梨”、“前店后厂加基地”的全产业链模式,已成为黔南刺梨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刺梨果虽小、扶贫作用大。通过“公司+合作社+散户”模式,园区企业发挥龙头作用,群众积极性大幅提高。产销连接机制,实行分级收购,优质优价,种植户吃上“定心丸”,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

目前,黔南正着力将刺梨打造成“大健康示范、三产深度融合、脱贫振兴、组织方式创新”和“饮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深加工的“四型四品”产业。

生态养殖 龙头引领

这几年,黔南州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一家家龙头企业进驻黔南,各个项目落地投产、转型升级,黔南畜牧业注入了新动力。截止6月中旬,黔南州实现畜牧业产值79.71亿元。

独山县一家年出栏100万头优质生猪的大型养殖基地,规模化、现代化,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按照“公司+基地+精准扶贫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公司拉通了一条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饲料生产销售、肉制品深加工的生猪产业链。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上市100万头以上的优质肉猪,7500吨优质果蔬,54万吨饲料,10万吨有机肥,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

企业打造的300亩莲藕种植区域,目前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再过几个月莲藕将大面积的上市,一亩莲藕的产量将达到2000-3000斤,除了荷花、莲藕外,公司还种植了晚熟柑橘、果桑等农作物,面积有1100多亩。按照“猪+粪+果蔬”的生态循环模式,将猪的粪便污水进行分解,一部分进行无污染排放,另一部分则转化成有机肥来到了这里。真正实现“全产业、全循环、全生态”的高效循环农业。

从养殖到加工、到餐桌的生态产业链模式,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让企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20年,省级生猪产业重点建设项目65个,黔南就有21个,总投资31.6亿元,投产后年新增出栏生猪119.7万头。

品味瓜果清香  聆听水声蝉鸣

近年来,黔南州,聚焦火龙果、百香果、脐橙、蜜柚、葡萄等特色水果,努力促进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2020年,黔南全州水果产业目标任务是种植面积132万亩、投产面积83万亩、产量67.4万吨、产值34.5亿元。

又是一年瓜果香,水果采摘正当时。在罗甸县木引镇精品水果产业园,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对蜂糖李进行采摘。每一颗蜂糖李都进行了精心的套袋,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李子的品质,高品质的蜂糖李也卖出了近40块钱一斤的好价格,目前基地已经有5000多亩蜂糖李,覆盖了全镇的500户贫困户。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外,罗甸县木引镇精品水果产业园的李子还进行了时下最为流行的直播带货,现摘现卖,也让李子成了广大网友尝鲜的新宠。

一家以火龙果为原材料的水果深加工企业里,每天数吨的火龙果送到这里进行加工,经过深加工的火龙果变身成为了酵素、果酒、果粉、果干片等系列产品。在罗甸县精品水果精深加工企业有3家,每年生产能力可达30000吨以上。

依托“天然温室”这一优势,罗甸县大力地发展火龙果、百香果、李子等精品水果的种植,今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将达到6万多吨、产值也将达到4.3亿元。

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黔南出珍品,让我们在青山绿水间,享受别样生活的美好。(蒙强梅)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