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天凝地闭供水不止 连日来,贵州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威宁全县遭受了三轮低温凝冻天气影响,城乡供水管道、水表、闸阀等设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凝灾害冻坏,给广大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供水单位带来了极大挑战。 供水公司如何迎战?抗凝冻、保供水战况如何?饮水安全是否有保障?笔者深入威宁一探究竟。…
桐梓蟠龙社区:“新市民”过上幸福生活 蟠龙社区是桐梓县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安置点,占地约600余亩,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一流”的现代新型社区,共有45栋楼,2200套房,入住对象涉及24个乡镇,现有易地搬迁群众2157户8504人。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就业成了搬迁群众的首要致富渠道。…
瓮安珠藏镇:“1234”工作模式聚“椒”大产业 寒冬腊月,按理说广袤的农村大地早已进行“农闲”状态,而在瓮安县珠藏镇却因一群镇村干部的“掺和”变得热闹非凡,他们无惧风霜、不怕雨雪,成天穿梭于村村寨寨,奔走在田间地头,干的就是一件事——发展辣椒产业。 在瓮安县珠藏镇桐梓坡村,包村干部正忙着流转土地建立村级合作社示范种植基地;在清香村、鹤亭村、丰岩村,村党总支书正在走村串户动员农户种植辣椒;在羊关村、羊鹿村,村两委正在组织护林员、护路员、低保户、建档立卡户等人员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在新华村,镇村干部正逐组召开群众会,调土地、下订单,通过党员示范、组民组长带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实行全员参与、整村推进;在荣院村、新兴村大棚育苗基地正在开展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近年来,珠藏镇紧紧围绕县委“一主五特”产业布局,以“三支部”为统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万亩辣椒产业,发动各村(社区)党总支带动群众种植辣椒。…
荔波红光村:血橙丰收采摘忙 日前,笔者走进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红光村的血橙基地,橙子的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黄灿灿”的血橙挂满树梢,酸甜可口的血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订购和采摘。 正值血橙丰收的季节,村民们背上背篓,提着工具在基地忙碌着,带着编织袋采摘、装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桐梓风水:小葛根大产业 近日,桐梓县风水镇的葛根进入采挖期,村民都忙着将一根根葛根挖起,并运送到该镇的葛根加工厂售卖,使其加工成葛根面条、葛根粉丝等10多种产品来销售出去。 在该镇江岩社区杜兴彩的葛根地里,10多名群众正在忙着采挖葛根。…
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 本报讯 1月18日,乌当区观溪路街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意识。 培训邀请蓝天救援队的专业老师进行现场授课,授课老师详细讲解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哪些人是密切接触者、如何管理密切接触者等,重点讲解了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方法。…
都匀往返六盘水开行直达动车 本报讯 1月20日起零时起,全国铁路将执行今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广州南往返六盘水将开行D2846/8次动车,该对动车往返均经停都匀东站,意味着都匀往返六盘水将告别无直达动车的历史。 1、1月20日起,广州南至六盘水开行D2846次动车,广州南7:30开车,当天14:52抵达六盘水,全程历时7小时22分钟,其中都匀东至六盘水2小时33分钟。…
列车上的年味儿:打糍粑 话腊八 “咚……咚……咚……”节奏深沉而稳重地打糍粑撞击声从贵阳开往广州的K842次列车餐车里传来,一场年味十足的“浓情腊八、情满旅途”民俗文化活动,在腊八节到来之前吸引了乘车旅客的目光。 1月17日下午17时,11号餐车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慰问低保困难群众 本报讯 1月19日上午,云岩区头桥街道办事处向辖区16个居委会3626名低保困难户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保障困难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要求,头桥街道办在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后,采取错时发放、入户发放的形式,分批将慰问物资送到困难群众家中,避免发放过程中人群密切接触,切实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
云岩区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本报讯 1月18日,记者从云岩区了解到,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云岩区大力发展以中高端制造和中高端消费为重点的实体经济,经济势能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2020年,云岩区抢抓消费升级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振兴商贸业攻坚行动计划,数博万达广场、贵阳壹号、益田假日世界等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投入运营,全区商贸综合体数量达15家、体量达105万平方米;招引首店品牌76家,新建社区便利店75个,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7家。…
多举措加强疫情防控 本报讯 连日来,南明区教育局多措并举牢牢守住教育系统疫情防线,切实保障全区教职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了解,南明区教育局制定《南明区教育系统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处置流程》,规范常态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发布《南明区校园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管理工作提示》,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从江油茶:从农业中抓出工业 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十大工业产业和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从“农业中抓出工业”,确保农产品加工走精走深,工业提质增效。从江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贯洞镇洛贯经济开发区十万吨油茶籽(枯)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项目,年产精炼油茶籽油2000吨,洗护护肤产品1.5万吨,茶皂素1500吨,2020年产值达1.5亿元。…
荔波县文旅局为文化旅游市场有序运营保驾护航 组织各乡(镇、街道)、县有关部门参加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 今年来,荔波县文旅局将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和旅游景区景点等作为管控的重中之重,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全力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已开放公共文化场所和景点景区安全有序。…
激活现代农业“一池春水” 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摄 位于羊昌镇甲岗村的云开二级公路两侧,40余台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正往来穿梭平整土地……寒冬时节,广袤的乌当农村大地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热潮持续升温。…
贵安消防深入排查整治小型经营性场所火灾隐患 消防人员检查药店灭火器是否过期。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贵安新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该支队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小型经营性场所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冬春季节火灾防控,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
余庆推行“网格化”实现服务“零距离” “张书记,感谢你们帮忙,喝口热水,暖暖身子!”70多岁的廖登华老人手捧着一杯热水,脸上乐开了花,朝正在给自己搬煤的余庆县龙家镇先锋村党总支书记张德兵递去。 廖登华是一位寡居老人,无儿无女,是该地的一名特困供养户,随着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送煤的车拉到了家门口,就连“走”进家门的“最后一里路”,现在也由网格员帮忙解决了。…
阡陌高标田 水土留得住 农机能进出 连日来,黔西县中坪镇吉丰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前,主机耕道已经施工完毕,30多名工人正分散在蓄水调节池、农业生产便道、灌溉渠等作业面上开展收尾工作。 “从2020年9月1日开始施工,因9月连续降雨,导致工程推迟,10月我们增加机械设备,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
利用“三章九卷”繁荣安顺古城夜间经济 本报讯 (记者 杨小友)近日,安顺市城投公司与九州无同文旅集团达成合作,对安顺古城进行修缮提升,全力打造城市会客厅和旅游新名片。 安顺古城是贵州省最早设立县治的古城之一,也是明朝南征屯军处,保留600多年的语言、民俗、服饰,是明朝文化的活态体验地。…
完善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黄瑶 通讯员 姜宁)近年来,水城区不断完善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开创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垂直管理”模式,从政策落实、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人员招收等多方面着手,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辖区消防安全。 水城区在既有消防救援力量基础上,又先后成立了包括野玉海分队在内的6个政府专职消防分队,1个单编驻勤模式的消防救援站,形成“地域相近、救突及时、上下联动、保障有力”的消防救援体系。…
贵安政务服务 实行“一网通办” 本报讯 (记者 朱迪)近日,记者从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贵安新区12个部门、4个乡镇、95个村居的255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贵州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网上可办率100%。 围绕“放管服”改革推进和政务营商环境优化,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窗口办事效率提升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实施“九项行动”提升职工“三感” 本报讯 (记者 董佳星)1月12日,记者从息烽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获悉,未来3年,息烽县将大力实施思想引领、建功立业、普惠服务、权益保障、素质提升、智慧工会、强基固本、维权帮扶、正风肃纪“九项行动”,带领全县职工奋力拼搏,不断提升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
贵州紫云:“双轨并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以来,贵州省紫云自治县始终以政治建设、党建引领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提升组织工作质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建设,推动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创新理论武装引领。…
关岭县岗乌镇:引凤筑巢 大力发展生猪产业 贵州高老庄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岭县岗乌镇党委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引凤筑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省高老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生猪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