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提升保護地球意識

連日來,印江自治縣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孩子們對保護地球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孩子樹立保護自然、保護生態、保護地球的意識。
印江自治縣多所學校通過主題班會、環保小課堂、表演繪本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要愛護地球、珍惜資源。
活動現場。杜紅攝
走進印江自治縣第六小學,班會課上,各班老師向學生講述了“世界地球日”的來歷,並通過視頻、圖片資料和案例數據,讓學生了解到地球正遭受大氣污染、水污染、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讓同學們充分認識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現狀。緊接著,由4位同學拿著紅、綠、灰、藍垃圾筐,分別代表有害垃圾桶、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垃圾桶。通過趣味問答游戲讓孩子們懂得了從身邊做起學會垃圾分類,為地球媽媽減輕負擔。
活動現場。杜紅攝
“這節課我學會了垃圾分類,我們把垃圾分為四類,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垃圾分類,讓生活環境更美好,讓地球更美麗。”二年級學生汪曉慧通過參與分類,表示保護環境首先要從自己做起。
同時,為了培養孩子們動手實踐的能力,從小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大家在老師指導下,用飲料瓶、易拉罐、鐵絲、泡沫、舊布料、舊報紙等常見物品制作出了帆船、火箭、收納箱等外形美觀、別出心裁的生活用品或工藝品,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廢物循環利用的意義。
“通過讓孩子們收集生活中的廢紙,廢水瓶,廢舊紙杯等物品,讓他們動手操作,變廢為寶,不僅讓他們樹立環保意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印江自治縣六小教師車曙介紹,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制作,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樹立節約的綠色風尚。
活動現場。杜紅攝
與此,不少同學更是拿起畫筆,通過五彩斑斕的顏色來表達對地球的喜愛。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不亂扔果皮紙屑和塑料袋。
“我畫的這幅畫,是地球媽媽,我們要是想讓地球媽媽更好,我們就要像我畫的這幅畫一樣,撿起每一片垃圾,做好垃圾分類,這樣地球媽媽就會變得更美,生活環境也會變得更好。”四年級學生趙莘語表示,更要小手牽大手,用自己的行動感染父母和親人,使我們的環境越來越好。
“今年是第五十四個地球日,縣科協組織多部門深入印江自治縣各校,開展眾生的地球,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珍惜藍色天空,愛護綠色家園,提升學生對地球的保護意識。”印江自治縣科協副主席黃昭介紹。(張麗娟、王東、孫祖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