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畢節:古茶煥新 產業創變

李麗萍
2023年04月23日08:1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與其說橫空出世,不如說蟄伏已久。千百年來隱於畢節深山之中的古茶樹,如今另開生面成為古茶產品遠銷海內外。

1.加工制作太極古茶首批明前茶。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加工制作太極古茶首批明前茶。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30多萬株古茶樹,其中2500多株五百年古茶樹,1200多株千年古茶樹,數量龐大﹔涵蓋野生喬木、小喬木和灌木等類型,品類繁多﹔扎根於納雍、金沙等5縣區,分布廣泛……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是畢節,芽葉肥壯、香高馥郁則是畢節古茶。

採茶、制茶、煮茶、飲茶是這裡每家每戶的日常,如何把罐子裡的“茶葉子”轉化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葉子”,畢節曾作過不少嘗試。囿於茶樹分布零散、加工技術有限且缺乏品牌規劃,當地古茶產業不起波瀾、一度沉寂。

重振旗鼓,助茶出山。2015年,畢節市轉變思路,探索“生態+產業”發展道路。通過爭取財政資金,率先在納雍縣姑箐村、金沙縣大壩村和七星關區太極村成立古茶開發有限公司和古茶樹專業合作社,採取購買、流轉、租賃等多種方式統合古茶樹資源,解決茶樹涉及群眾多、管護不到位的問題,加快推進古茶樹保護工作。

2.謝濤查看古茶樹生長情況。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謝濤查看古茶樹生長情況。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向后保護的同時還要向前發展。經專家鑒定,畢節古茶樹具有抗寒性強、耐貧瘠的特點,通過品種提純復壯、組培、扦插等措施,可繁殖出適宜高寒地區普及推廣的茶樹新品種。說干就干!選中納雍、金沙、七星關三處,畢節市著手建立子一代古茶樹良種母本園,選出優良古茶樹單株進行培育,開展集中育苗50余畝,出苗300余萬株,逐漸形成獨特的畢節古茶樹品類。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15年,金沙、納雍選送的3種古樹茶產品榮獲“最具推薦價值古樹茶”稱號﹔2016年“太極古樹綠茶”獲得貴州省秋季斗茶大賽金獎﹔2017年,金沙縣古茶樹專業合作社和貴州納雍唯博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斬獲古樹綠茶茶王獎、優質獎……根據當地古茶樹品種的特性,輔之以適宜的加工工藝,畢節古茶脫穎而出。

看到斐然的成績,一批茶企開始加入古茶樹產品生產行列。2016年底,返鄉青年謝濤成立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5000余平方米廠房內,60余台設備有條不紊地趕制“太極古茶”,目前,四大系列近30款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等20余個省市區,部分產品還進入了美國、日本等海外市場。

3.村民採摘茶青。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jpg

村民採摘茶青。七星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想不到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古茶樹這麼值錢。”太極村村民張林笑言。在古茶產業的帶動下,產業發展促農民增收、農民發展促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成為現實。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連接模式,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年銷售收入100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20000余名村民投身古茶產業,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為加快太極古樹紅茶產業的開發進程,畢節加緊“請進來”。2016年,粵黔兩省開啟協作,畢節市邀請廣東的茶葉專家對當地茶企、茶農進行培訓,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2022年5月,兩省啟動“七星太極古茶”產業科技合作新征程,推動太極古茶迭代升級。“輕晒青、輕碰青”,在半個多月前成型的《太極古樹紅茶加工技術規程(T/GZTA 001-2023)》中,兩省研究者以達到太極古樹紅茶特有的“木脂(甜)香、花果味”品質為目標,針對制作工藝形成了系列標准。

綠色興茶、質量立茶,還要文化潤茶。在歲月更迭中,畢節古茶樹積澱形成深厚的茶文化,為助推畢節古茶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提升市場知名度,4月16日,首屆“貴州古茶文化節”在畢節市啟幕。以茶為媒,以節促旅,通過將古樹茶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原始森林、山水生態相融合,各方賓朋齊聚畢節,細品畢節茶、宣傳畢節茶、投資畢節茶。

4.賓客在首屆“貴州古茶文化節”上品茗。人民網 李麗萍攝.jpg

賓客在首屆“貴州古茶文化節”上品茗。人民網 李麗萍攝

拂去歷史的纖塵,畢節古茶煥發新機。從“小而散”的自給自足,到集約化、品牌化的產業發展,山憑茶綠、人借茶富的景象在畢節市得以實現。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