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岩區助力望謨縣打造“雲謨紫茶”品牌

採摘、殺青、揉捻、發酵、干燥……連日來,在望謨縣打易鎮二泥村紫茶基地,茶農們正在“雲謨紫茶”茶園內搶抓農時採摘春茶,一派繁忙景象。
貴州望謨縣打易鎮二泥村,有一座海拔1500米的聖境峰,北緯27度的高山之巔,長年雲霧繚繞,方圓百裡滿是青山綠水,獨特的春早、夏長、秋晚、冬短的高山小氣候保持了茶葉的花蜜香、熟果味,孕育出了高山紫茶獨特的口感。
立足生態優勢,2020年2月,雲岩區與望謨縣打易鎮簽訂“雲謨紫茶”推廣合作協議,深入挖掘打易鎮特色產業“紫茶”,實施品牌包裝及推廣,並正式命名為“雲謨紫茶”。2022年,雲岩區多次組團來到前進村聖境峰雲謨紫茶基地調研,對雲謨紫茶的種植、培育、烘炒加工及銷售、包裝等方面進行指導,並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幫助“雲謨紫茶”拓寬銷售渠道,大力發展“雲謨紫茶”品牌。
貴州布依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仕杰介紹,由於2022年受冰雹災害影響,基地內老茶園及新茶園茶樹受到嚴重損害,導致紫茶產業大量減產。同年11月,雲岩區撥付50萬元用於基地提質升效和補植補種優選紫茶,在180畝新、老茶園補植補種茶苗,新建2個生態中轉平台,進行茶園鬆土、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並鋪防草布100 畝,在紫茶種植區單獨種植兩個圓形草坪102余平方米,圓形透水磚鋪裝平台16平方米。
“感謝雲岩區委、區政府的支持,這對我們提高茶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陳仕杰表示,近年來,在雲岩區的幫扶下,二泥村搶抓機遇,不斷提升茶園品質,完善周圍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當地“雲謨紫茶”走出深山,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據悉,二泥村距望謨縣城45公裡,位於打易鎮北面,有11個村民組20個自然寨515戶221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863人,經濟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養豬和種植杉木為主,曾經是望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得益於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許多村民“靠山吃山”,在家門口就業,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現在的雲謨紫茶基地總共是600畝,其中180畝為雲岩區幫扶地,每年可採摘茶青15000斤,產值90萬元左右。我們堅持以生態化的種植方式和最原始的制作工藝,對剛採摘下來的茶青進行揉捻、發酵和干燥等,保証紫茶口感和品質。”陳仕杰說,在雲岩區的幫扶下,望謨縣進一步擦亮了“中國紫茶之鄉”金字招牌,“雲謨紫茶”取得良好市場反響。
下一步,望謨縣將以二泥村茶園為核心,逐步向全鎮適宜種茶區域延伸,完善茶樹種植、茶葉加工和銷售等產業鏈條,把紫茶產業打造成為當地主要產業之一,推動紫茶高質量發展,持續帶動百姓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張鈺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