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大方視窗

尚慶梅:肩扛振興擔當,盡顯巾幗風採

2023年03月13日17:27 |
小字號

生於1978年的尚慶梅,一米六的個子,微胖的身材,還未開口雙眼就笑成兩彎新月,說話做事風風火火,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老梅支書”。

尚慶梅看望陳洪秀老人。(陳澤勇 攝).jpg

尚慶梅看望陳洪秀老人。陳澤勇攝

2010年,賦閑在家的尚慶梅應聘到安樂鄉黨政辦工作,這一干,就是七年。七年的時間,尚慶梅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成長為業務能手,不管是內業資料還是接待群眾、不管是迎接上級檢查還是協助其他職能部門開展工作,她都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各項工作。2017年,由於她出色的業務能力,根據組織安排,尚慶梅到安樂鄉安樂村任黨支部書記。

2017年12月,初到安樂村的尚慶梅,看到村裡的實際情況,陷入深深的思考:“當時村裡的實際情況,我感到十分的著急和膽怯。村裡面路況極差,可謂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一開始,老百姓對我這個‘外人’很不信任。因此,任職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對全村的真實情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我深刻地意識到隻有真正的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才能對症下藥,讓村裡的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尚慶梅實地查看產業移栽情況。(陳澤勇 攝).jpg

尚慶梅實地察看產業移栽情況。陳澤勇攝

說干就干,尚慶梅每天一到崗就下組走訪,渴了喝點水,餓了吃點自帶的干糧,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安樂村的山山水水、群眾的房前屋后,都印滿了她忙碌的腳步,全村638戶群眾慢慢熟悉了這個風風火火的新支書。全村基本情況掌握以后,尚慶梅還積極謀劃基礎設施建設,遇到難點堵點及時向安樂鄉黨委政府匯報,同時召集村支兩委和相關人員會商解決難題。

2018年4月8日,尚慶梅到安樂村中心組去協調修路問題回程的時候,來到一戶叫李德芳的民政兜底的貧困戶家中走訪。這家有兩口人,李德芳80多歲,是一名老黨員,常年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妻子陳洪秀70多歲,下肢殘疾,做家務和行走都是靠兩張塑料凳子輔助。在交流中老人說:“作為一名老黨員,黨和國家一直照顧我,我很感謝。我們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等門口這條馬路修通后,用民政領導送給我的這張輪椅坐著去一次集市。”

尚慶梅與村民交流開壩壩會。(陳澤勇 攝).jpg

尚慶梅與村民交流開壩壩會。陳澤勇攝

聽到這話,尚慶梅的內心感到萬分難過,淚水溢滿了眼眶。中心組是安樂村比較遠的一個組,交通基礎設施還未完善,一條通村水泥路可能是一代、兩代甚至是三代村民的願望。尚慶梅也曾自我說服,也想退縮逃避,可每當有這種想法時,心底就閃過老黨員李德芳那期盼的眼神。就是在那個眼神的鞭策和督促下,2018年以來,安樂村共完成通組路7.2公裡、進寨路1.7公裡、院壩硬化38戶、入路硬化49戶、“三改”234戶,有效解決全村638戶村民出行難問題,李德芳也如願坐著輪椅趕了集。

“好多年沒來安樂街上趕集了,現在路好走了,房子修得更漂亮了。”李德芳老人坐在輪椅上激動地對尚慶梅說:“我的身體不好,如果我走了,就讓我妻子繼續幫我看看安樂的變化吧。”

路修通了,水、電也安裝到位,怎麼讓群眾致富奔小康擺到了桌面上。那時候正值脫貧攻堅關鍵時期,經過認真的思考后,尚慶梅在村支兩委會上說:“不能讓老百姓總靠著國家補貼兜底來活,村裡的中年人不少,勞動力也還算充足,大家不能老有‘吃低保’這種惰性思維,要想人不懶,就要動起來!”

話撂下了,尚慶梅又風風火火的四處咨詢、考察,自費到有成功經驗的鄉鎮,反復揣摩對方的做法,結合安樂村的實際,成立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大方縣安樂鄉遠利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了提升老百姓的積極性,打消大家的顧慮,採用“龍頭企業+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全村92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同時,大刀闊斧地整合土地、荒山等資源發展獼猴桃、天麻和鄉村旅游等產業。

尚慶梅正在為群眾答疑解惑產業種植問題。(陳澤勇 攝).jpg

尚慶梅正在為群眾答疑解惑產業種植問題。陳澤勇攝

“村集體經濟入股30萬元至大方縣鑫星花炮廠,覆蓋全村92戶貧困戶,每年分紅3.6萬元﹔投入扶貧資金360萬元種植天麻2000畝﹔解決就業100余人次,發放勞務工資168萬余元,有效帶動周邊農戶200余人發展增收,實現貧困戶人均務工增收1萬元左右,壯大發展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尚慶梅翻開她的記賬本介紹發展取得的成效時,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明艷又燦爛。

群眾收入提升了,基層治理也要跟上。尚慶梅又根據各組的具體情況,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制定村規民約,深入落實“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同時,充分發揮村調委會作用,健全多元化調解機制,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選優配強合適各村組的調解員,用“自己人解決自家事”的方式,成功協調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充分發揮“兩委”“一隊”“三個人”的作用,組成7支法律宣傳隊伍。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織密治安防控網,開展治安巡邏85余次,組織巡查20余次。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為契機,結合法院、司法“千名干警下基層”活動,開展法律宣傳活動20場次,受益群眾1200余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院壩會、板凳會等平台,大力宣傳家風家訓家規、移風易俗文明等內容,建立健全村紅白喜事報備和“打招呼”制度,整治大操大辦、高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提高村民文明素養,提升鄉風文明程度……

千般辛苦終得望,在尚慶梅和安樂村村支兩委的努力和付出下,安樂村的變化日新月異,老百姓的精神風貌慢慢改變。如今的安樂村,道路寬敞蜿蜒,路燈鱗次櫛比,家家戶戶門前清亮的自來水甘甜可口,而這一切,都被廣大人民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尚支書對工作認真負責,舍小家、顧大家、舍自己、為村民,處處做群眾工作的有心人,時刻把群眾的疾苦挂在心上,努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跡。”提到尚慶梅,安樂村青年學生陳應說:“她無私奉獻。用自己的真心和汗水譜寫了基層群眾工作的新篇章,她是我們青年的榜樣,也是我們女性的榜樣。我希望在大學畢業后向支書看齊,做一個對家鄉、對群眾有貢獻的人。”

2018年—2019年尚慶梅被中共大方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20年7月尚慶梅被中共貴州省委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2021年4月尚慶梅被貴州省委、省政府表彰為“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3年3月被授予“貴州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面對榮譽,尚慶梅腼腆地說:“作為一名新時代女性,我僅僅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展現新時代女性風採,貢獻有限力量。然而,未來我還需要努力,也有不足的地方要加以改正,我更希望的是將個人力量最大化,發動村民群眾一起發展,真正將我們的產業振興起來,家鄉建設起來。”

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亦能勝須眉。這,就是尚慶梅的真實寫照。(邵楊陽)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