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岑鞏:“組團式”醫療幫扶 填補基層醫院技術“空白”

2022年,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與岑鞏縣婦幼保健院簽訂幫扶協議,便播下“組團式”緊密型醫聯體幫扶的種子。自幫扶以來,幫扶團隊在“精准”上下功夫,不僅“輸血供氧”,而且“造血制氧”。通過不斷規范醫院管理、提升學科技術水平、優化服務流程等架起醫療幫扶的橋梁,為岑鞏縣婦幼保健院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非常感謝你選擇我們醫院就診,這個手術做得很漂亮,你放心,我看著他們倆做手術的,術中止血很徹底,術后恢復也快……”在岑鞏縣婦幼保健院,醫生陸貫芬正在給患者講解手術情況。患者顧女士因懷孕出血,前來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胚胎停止發育,急需手術,陸貫芬就給顧女士介紹了對身體傷害小、術后恢復快的微創手術。在陸貫芬的現場指導下,岑鞏縣婦幼保健院的醫生順利完成了這個手術。“之前病人要求要做腹腔鏡或者微創手術,我們醫院當時是不能做的,都是轉診到其他醫院去。”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馮敏介紹。
佛山市幫扶醫生為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進行理論知識培訓。
微創手術不僅用時短,創面還非常小,隻要一個創可貼就可以止住傷口,這項技術也是在陸貫芬醫生到來后才實現的。“這個技術太好了,我不用去上級醫院了,直接到縣裡面就可以把手術做了,既節約了時間也節約了錢。”患者顧女士開心地說道。
陸貫芬是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的一名婦產科醫生,2022年8月,陸貫芬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報名加入了東西部醫療對口幫扶大軍,跨越千裡來到岑鞏縣婦幼保健院開展幫扶工作。
“我覺得這裡需要我,我就來了,來到這裡我就跟他們一起找出不足的地方,探討可以發展的地方。”佛山市幫扶醫生陸貫芬說。
貴陽市幫扶醫生帶領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進行教學查房。
就這樣一位朴實的醫者,給基層醫院帶來了新技術、新希望。腹腔鏡、宮腔鏡微創手術是該院的空白。為填補這項技術,陸貫芬盡心竭力發揮“傳幫帶”作用,手把手對婦科同事進行教學,讓這項新技術在該院實現了“零”的突破。
“老師來后,都是手把手教學、指導,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獨立操作一般的、常見的腹腔鏡手術了,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醫療技術。”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馮敏說。
貴陽市幫扶醫生正在為患者做腹腔鏡手術。
除東西部協作幫扶外,岑鞏縣婦幼保健院還與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搭建專科聯盟,派遣技術骨干謝妍醫生到該院傾情傾力對口幫扶,著力在“解決醫療急需、突破薄弱環節、帶強技術團隊”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幫助該院強技術、育人才、建機制,不斷增強醫院綜合服務能力,讓廣大患者足不出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診療服務。
“岑鞏縣婦幼保健院有優良的設備,環境也非常舒適,在這一年的過程中,我們希望通過對手術、技能以及臨床思維的一些培養,能帶給岑鞏縣所有的女性朋友一些更好的治療體驗,醫療質量能達到一個質的飛躍。”貴陽市幫扶醫生謝妍說。
佛山市幫扶醫生手把手對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進行腹腔鏡實操模擬訓練。
靶向出擊,精准幫扶。通過常態化開展業務學習、疑難病例討論、教學查房、手術示教等,如今,岑鞏縣婦幼保健院的婦科科室的醫護們干勁十足,科室年輕醫生動手操作水平明顯提高。
“這幾年我們人才比較缺乏,得到了東西部協作和專科聯盟的幫扶,給我們引進了這些老師,讓我們的服務能力、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是對我們年輕醫生有一個更好的帶教。”岑鞏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鄒燕對幫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病有所醫”惠民生,“醫有所惠”謀民利。“組團式”幫扶以來,這一項又一項高難度技術的開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零”的突破,填補了縣級婦幼醫院多項醫療技術的空白,助力岑鞏醫院不斷從“補短板”向“建高地” 邁進,讓群眾有了“醫靠”。(圖/文 岑吳念、吳國明、胡國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