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望謨縣卡法村:紅色基因引領振興路

2023年02月24日17: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新春伊始,乍暖還寒。蜿蜒的柏油路伸向大山深處,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的村寨門口,“紅色卡法”四個醒目大字躍入眼帘。轉過山坳,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一個個庭院干淨整潔,一幅環境優美、獨具民族特色的山寨畫卷展現在面前。

“歡迎到我們紅色民族村寨做客!”

“請來家裡坐!喝一口香噴噴的本地純手工茶。”

“嘗嘗我家的臘肉香腸,好吃得很!”

身著民族服裝的主人熱情好客。

1、卡法村 。 陳湘飚攝.jpg

卡法村。

卡法村位於望謨縣麻山鎮的南面,全村228戶1284人,居住著布依族、苗族、漢族等,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寨,布依族、苗族佔總人口的85%以上。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一支連隊進駐卡法村,在這裡生活、戰斗8年,成立了貴州省第一個軍隊黨支部——中共卡法連隊支部。卡法村2018年被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評為貴州省第一批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村。

“我剛到卡法村時,正是脫貧攻堅關鍵時期。4年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村裡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馬上就要返回原單位了,還真有些舍不得!”駐村第一書記張仕平無限感慨地說。

“我們盤活紅色資源,充分挖掘卡法連隊‘忠誠於黨,熱愛人民,敢於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事跡,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把革命信仰的力量不斷傳遞下去。”來自黔西南州民宗委的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宋銳動情地說。

2、講解紅色故事。  陳湘飚攝.jpg

講解紅色故事。 

2021年3月,黔西南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與卡法村建立黨支部結對幫扶,並派干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結合卡法村實際,確定以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同鄉村振興發展相結合,讓紅色資源不斷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源泉和發展動能。

卡法村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用好紅色資源,對紅色遺址進行保護性修繕。推動紅色教育、紅色旅游、鄉村觀光體驗深度融合,打造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力發展紅色研培、紅色文創、紅色鄉村建設,編制紅色教育系列教材,編排紅色情景劇《卡法連隊》,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教學活動。傳承和傳播紅色文化,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已接待省、州、縣118個單位3000余人開展紅色教育活動,舉辦培訓班19期。慕名前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人絡繹不絕,興旺的人氣拉動了消費,紅色文化產業初見成效,卡法村的名聲越來越響。

3、卡法連隊陳列館。  陳湘飚攝.jpg

卡法連隊陳列館。 

“感謝黨的好政策,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又幫助我們進行民族特色村寨的打造。如今我們的村寨漂亮了,環境干淨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陸昌遠高興地說,“我經營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土特產有銷路,信心更足了!”

“我們村有林地19428畝,耕地5394畝。種植有杉樹2671畝,油茶1611畝,甜楠竹200畝,蜂糖李500畝﹔養殖有黃牛451頭,黑山羊733隻。”“90后”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陸海浪是紅軍后代,他激動地說,“我們卡法村各民族群眾永遠不忘黨的恩情,繼承先輩的遺志,傳承紅色血脈,保持革命傳統,聽黨話、跟黨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團結奮斗,實現共同富裕,讓各民族群眾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4、卡法村民居。 陳湘飚攝.jpg

卡法村民居。 

卡法村村支“兩委”班子用紅色文化加強基層堡壘陣地,堅定干部思想,不斷壯大鄉村治理的紅色力量。帶領全村各族群眾搶抓發展機遇,建設產業路22公裡,安裝路燈190盞,推動“廁所革命”修建廁所78個,建紅軍文化廣場1個,實現水、電、路、訊、庭院硬化全覆蓋,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全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目前村裡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個,戶均就業2人以上。2022年實現人均收入10280元,118戶539人穩定脫貧,村集體固定資產600余萬元,村級集體積累28.7萬元。2021年11月獲評國家AAA級景區、貴州省森林村寨﹔2022年3月獲得省黨支部標准化建設示范點﹔2022年9月被命名為“黔西南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2022年9月,被貴州省直屬機關工委授予“貴州省直屬機關黨員教育基地。”

“卡法村憑借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啟‘紅色+’新融合模式,找准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之間的最佳契合點,在研學教育、黨政培訓、紅色旅游等領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走出一條紅色文旅促進鄉村振興、實現民族村寨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麻山鎮黨委書記吳天金充滿信心地說。(圖/文 陳湘飚)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