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六枝特區:奮楫爭先勇向前 穩中求進譜新篇

2023年02月21日19:5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郎岱鎮小城鎮。
郎岱鎮小城鎮。

又是一年春好時。回首2022年,六枝特區高質量發展的畫面歷歷在目:工業園區裡,工廠車間機器轟鳴,抓生產、趕訂單、拓市場,工人與時間賽跑﹔農業園區裡,田間地頭郁郁蔥蔥,四季有果、倉稟殷實﹔鄉村振興如火如荼,民居環境美麗宜居,產業欣欣向榮……

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疫情防控情況,六枝特區堅定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一門心思抓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任務,苦干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區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運行承壓回升、穩中有進。

強工業,增動能,新型工業化領跑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六枝特區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認真按照省、市關於推進現代產業發展系列決策,落實“傳統產業要撐得起、風口產業要飛得起、新興產業要接得起”及“一煤八業”安排部署,聚焦煤電傳統產業,全力推動“煤電鋰、煤焦氫、煤電材、煤電化”四大產業鏈條集群發展。

2022年9月30日,在六枝特區大用鎮,貴州省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關鍵技術工藝與工程示范六枝化處示范區鑽井工程在這裡開工,六枝這座傳統能源城市,在探索推進煤礦機械化智能化建設和煤炭清潔利用技術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

六枝特區因煤而建、因煤而興。2022年,六枝特區堅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戰略定力,全力做好煤炭挖潛增產,煤炭優質產能持續釋放,全年煤炭產量達360萬噸。

走進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建設單位加班加點,搶抓工程進度,力促2023年磷酸鐵鋰項目一期全部建成投產。

六枝特區磷酸鐵鋰項目是六枝特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於2021年8月14日簽約落地六枝。項目總投資60億元,佔地650畝,規劃分為三期建設,年產30萬噸動力與儲能新型磷酸鐵鋰材料,預估可實現年產值450億元,將有效推動六枝特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依托資源能源優勢,六枝特區全面構建“煤電鋰、煤焦氫、煤電材、煤電化”產業鏈條,磷酸鐵鋰項目一期4條生產線建成投產,貴州(美錦能源)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落地實施﹔新能源協同發展助力明顯,火電產業持續發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16.12萬千瓦,全年累計發電68億度。

新型產業跑出六枝“加速度”,六枝特區加大各新興行業的培育,逐步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紡織產業引入貴州太平洋紡織落地建成投產,每年可生產包芯紗7.5萬錠,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500余人。農產品加工產業建成了大暢面業、澤超豆制品、問候自然、軒轅刺梨加工廠等一批精深加工載體,產業鏈日益完善、延伸。裝備制造產業引入了黔狼裝備、探新科技、中遠機械等企業錯位發展,持續推進宏獅機械、華興管業等能礦裝備制造企業升級改造,牢牢鞏固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地位。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六枝特區企業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2022年,六枝特區開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工業大突破、再創新輝煌”專項行動以來,聚焦“基層減負、思想觀念、工作作風、服務企業”等方面,以服務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為工作重點,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專項行動。打造“六枝辦事·特事特辦”服務品牌,大力實施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建立“雙問雙服務”“雙向雙對接”“雙找雙清單”制度,以及縣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持續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運用,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通過嚴格落實“減稅降費”系列政策,為企業減免稅費2.71億元,各級政策落實到位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利好,市場主體總量達4.61萬戶,增速達18.68%。持續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104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異地收件、遠程受理,1145項“一窗”分類受理事項全部網上可辦,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72.71%,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迸發。

通過不斷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落實紓困解難政策,廣大市場主體頂住壓力、激發活力,六枝特區堅持走最適合六枝發展的產業路子,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長4.1%。

刷新城鎮顏值,“加碼”幸福宜居,新型城鎮化讓居民幸福滿滿

城鎮面貌是一個地區形象的窗口,是一張無聲的宣傳名片。

走進六枝城區,整齊劃一的停車位,干淨整潔的路面,掩映在花叢中的鵝卵石小路,小區居民在路上悠閑地散步,經過改造后的健康小區,環境更加優美、宜居。

“以前隻要一下雨,連路都沒法走,車一過,濺得到處都是泥巴,改造后,環境變得優美,條件真好多了。”小區居民胡麗萍說。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六枝特區堅持把新型城鎮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堅定不移走三地同城、城鄉融合、產城互動、生態宜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四改”專項行動對棚戶區、地下管網、市政設施、公共停車位進行改造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內部格局不斷優化,群眾生活更加便捷。

2022年,六枝特區改造棚戶區623戶、老舊小區2676戶、背街小巷15條﹔建設改造地下燃氣管網11.2公裡、污水管網28公裡、雨水管網8公裡、供水管網9公裡。

教育、醫療、文體等各類基礎設施持續強化,城市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六枝特區堅持“穩”字當頭,大力推進穩崗就業創業,2022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8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深入實施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86.92%、104.92%、95.43%。大力開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筑牢新冠疫苗接種免疫屏障,不斷優化疫情防控措施。

2022年,六枝特區的生態文明建設穩步向前,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和固廢治理、農村環境治理“五大保衛戰”,書寫人與自然共處共生的和諧畫卷。六枝河水質穩定達標,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7.3%,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垃圾分類處理、危險廢物治理,六枝特區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項目穩定運行,醫療廢物處置率100%、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完成營造林1.4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424.89平方公裡、石漠化6.67平方公裡。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和反饋問題整改穩步有序推進。

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持續為民生“加碼”、讓幸福“加速”。

農業強,農村美,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加快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農業是一個地區強盛的基石。

2022年,六枝特區堅持把農業現代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按照“做實工作、做精品質、做高效益”的思路,堅持標准化、規模化、品牌化,加快推進“兩園一田”提質增效,實施“噸產園”“千斤園”萬元田2.4萬畝。茶葉、獼猴桃、刺梨、食用菌、肉牛養殖等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農特產業持續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日益成熟,一個個富了百姓的特色產業、一排排帶動就業的現代化養殖基地、一家家忙碌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涌現。

春日的六枝大地,春潮涌動,處處充滿著生機與希望﹔秋日的六枝,碩果累累,處處散發著收獲的喜悅。

走進秋收時分的木崗鎮,5000畝稻田金黃,谷穗飄香。村民們正抓住好天氣,開鐮收割,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在木崗鎮瓦窯村的稻田裡,水稻收割機穿梭其間,農民們收割、脫粒、打包、裝車,分工協作,奏響田園“秋收曲”。

木崗鎮緊緊圍繞糧食安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生產發展這一主線,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實施水稻單產提升示范、機械化、良種良法、訂單農業等方式,為秋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木崗鎮豐收景象背后,是六枝特區對糧食安全底線的牢牢堅守。

2022年,六枝特區建成27.68萬畝高標准農田。積極組織開展農業關鍵技術攻關,聚焦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加大良種、良法、良技推廣力度。開展土地“宜機化”改造,加快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區完成糧食種植面積50.27萬畝,總產量達13.42萬噸。

整潔干淨的路面、寬敞整齊的串戶路,一座座農家小院與藍天組成了秀美的綠色畫卷。近看村容,房舍牆壁粉刷一新,三三兩兩的老人悠閑地在廣場、公園或健身或聊天,怡然自樂。

走進六枝特區,每個村都有著不一樣的美麗。2022年,六枝特區著力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鄉村美麗宜居,村民幸福滿滿。

“住在這裡,我的身體越來越好,現在環境很好,到處干干淨淨的,整整齊齊的。我每天還會走到水井那裡散步。”村民韋輝在自己家中悠然地拉起二胡,腿腳不好的他退休后就來到風景秀美的長寨村下長寨居住。在這裡,他見証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給這座布依族寨子帶來的變化。

漫步在落別鄉下長寨村民組,每條小道都鋪上瀝青或方方正正的透水磚,干淨、整潔,每戶人家房前屋后都整理得井井有條。下長寨組升級打造村容村貌,通過東西部協作資金,改造衛生廁所、鋪設污水管網、鋪設主路面瀝青,進行農戶房前屋后的拆危除雜和庭院的改造,環境改善過后,村委加大宣傳力度,村民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六枝特區通過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行政村覆蓋率100%,建成垃圾中轉站19座,30戶以上自然村寨布放垃圾收集箱3099個,投入垃圾收運轉運車224輛﹔有序推進15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工程,郎岱鎮、岩腳鎮、木崗鎮已建成運行,建設配套管網5538米﹔建成農村小型污水處理系統、人工濕地28座。村庄環境明顯改善,村民清潔衛生文明意識得到大幅提升。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塑魂”。六枝特區婚喪嫁娶簡辦新辦蔚然成風,社會風氣持續好轉,群眾婚喪嫁娶節約節儉意識顯著提升,新時代的新農村裡,逐步形成了風清氣正、文明高雅的鄉風文明新氣象。

景區美,游客至,旅游產業風景正好

文旅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六枝特區堅持把旅游產業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堅持以全域旅游為方向、以豐富業態為重點、以融合發展為途徑,加快建設一流的避暑康養度假和山地戶外運動目的地。

2022年8月,牂牁江如鏡的水面上,千舸盡速,貴州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競技體育組賽艇、皮劃艇靜水賽上,來自全省各市州的7支代表隊156名運動員齊聚牂牁江,在比賽中奮力拼搏。

同樣是8月,六盤水市旅游推介暨2022年中國涼都·六盤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在六枝特區開幕,“黔韻·四合”康養中心、岩腳抖音直播基地、萬東國際大酒店等一批新的項目點講述著六枝特區旅游業態、服務水平的變化,即使在疫情帶來的不利環境下,六枝文旅產業仍然光彩綻放,吸引了省內外的目光。

文化是內涵,旅游是形體,項目是基礎,隻有融合發展,才能相得益彰。

2022年,六枝特區精心謀篇布局,把文旅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和經濟發展新動能來厚植培育。抓緊招商項目、抓實重大項目、抓好在建項目,進一步打響“畫廊六枝”品牌。積極謀劃六枝特區“三線”文化產業園 (煤機廠)建設項目等文化、旅游、體育重大項目30個,獲批文旅產業基金1.6億元、獲批中央預算內資金3200萬元。

2022年,六枝特區旅游產業化的步伐沒有因疫情而停滯不前,已有的文旅企業優化升級,新生的旅游景點彰顯特色,旅游產業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年初的冬季旅游,溫泉是不二的選擇。2022年底防疫政策變化之后,隨著旅游市場回暖,來到4A級旅游景區龍井溫泉泡湯、休閑的游客越來越多,旅游業回升效果明顯。

“元旦過后,我們這裡的客流每天幾乎保持10%以上的增長,酒店每天的入住可以達到七、八十間,相比疫情放開以前,增長率是很顯著的。”龍井溫泉常務副總經理楊棟程介紹道。

2022年,通過拓展項目規模,豐富景區內容,推動農文體旅深度融合,構筑康養休閑新地標建設,龍井溫泉旅游度假區的品牌效應得到進一步拓展。

六枝特區深入開展旅游市場主體培育、旅游業態升級、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盤活閑置低效旅游項目、旅游目的地宣傳營銷、旅游公共服務提升“六大行動”,在已有的9條旅游精品線路基礎上,新增非遺研學游、四季賞花游、美麗鄉村游、中醫康養游、主播體驗游等5條精品旅游線路,不斷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讓各方游客游在六枝、吃在六枝、住在六枝、玩在六枝,體會“六枝六味”帶來的愜意。旅游市場活力逐步恢復,積極盤活閑置旅游資源,旅游產業綜合實力、經濟效益實現“雙提升”。

2022年,全區共接待游客1507.76萬人次,同比增長5.7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3.54億元,同比增長11.48%。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2023年,六枝特區將持續有效擴大內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六枝開好局起好步。(圖/文 何勇、令狐榮駿)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