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貴大丨貴州大學聚力推進文科高質量發展

新增2個省級新型特色高端智庫﹔實現文科博士點零的突破﹔填補重大科研項目空白……
近年來,貴州大學著力加快推動新文科建設,在智庫建設、文科博士點、重大科研項目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高端智庫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2019年,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呈送《關於借鑒貴州經驗率先推進深度貧困地區遠程醫療的建議》被採納﹔
2021年,管理學院、哲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人民周刊、民生周刊和貴州日報等主流媒體陣地發表理論文章30多篇﹔
2022年,農工黨中央科技委委員、管理學院項凱標教授團隊撰寫的研究報告《構建創業友好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被採用﹔
……
一項項成果見証著貴大智庫科研、服務社會的成效。咨政報告是文科智庫服務社會的重要成果,是智庫建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1年,貴州大學成功申報“中國共產黨人‘心學’與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高端智庫”,加之2019年獲批成立的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家擁有2個貴州省新型特色高端智庫的高校。
貴州大學旅游與文化學院旅游產業化專家服務團到一線服務。貴州大學供圖
高校智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貴州大學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副主任段忠賢總結智庫建設的目標時說:“我們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西部特點、貴州亮點的高校新型智庫。”為此,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打出了三套組合拳。一是入選中國智庫索引來源智庫和中國智庫索引核心智庫名單﹔二是致力於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村治理創新、鄉村綠色治理與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化改革服務基層治理現代化三個特色領域的研究﹔三是打造智庫專報、中國喀斯特地區農村經濟社會調查數據庫2個拳頭產品,推動智庫建設品牌化。
2021年,中國共產黨人“心學”與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高端智庫開展研究,舉辦了2次全國性學術論壇,產出了一系列理論與學術成果,其中關於共產黨心學與黨的建設的咨政報告已經有5篇。
在新的征程中,貴州大學智庫將繼續發揮在“雙一流”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實現智庫成果反哺教學和科研,推動高校智庫和高校建設、社會發展等同頻共振。
文科博士點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2022年7月,貴州大學法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第一次出現了紅色的學位服,貴州大學文科的第一批博士生、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2019級的楊曉迪作為畢業生之一,順利畢業。
法學院從2019年開始博士生招生,迄今已招收3屆共計17名博士研究生,期間,通過加強組織建設、完善課程體系、強化過程環節以及夯實培養基礎等方面推進博士點建設,博士生培養質量顯著提升。2019年至今,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積極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20余次,作分組報告10余次,在CSSCI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參加各類競賽獲獎3人次。
法學專業在2022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位次上升到58位,在全國700余家法學院系中位居A層次,學科排名與學科影響力不斷提升。“作為學校首批文科博士畢業生,將以優異的學術水平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為法治建設貢獻力量!”楊曉迪表示。
貴州大學哲學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成立。貴州大學供圖
2018年,貴州大學新增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法學院、哲學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四個文科學院攜手實現了貴州大學文科博士點從零到有的突破,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以博士點的建設為抓手和契機,哲學學院實現了貴州大學文科的長江學者從零到有的突破﹔陸續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的人次達到了四人次﹔2021年,哲學學科的軟科排名由2020年的第68位提升到了第50位,學科顯示度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貴州大學哲學學科歷史上最好成績,在人才團隊建設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管理學院專注“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建設,高層科研項目數量有所增加,獲批國家社科基金立項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項3項、貴州省省級基金立項13項,高水平論文數量快速增長,博士生年均發表SCI/SSCI論文10余篇,教學科研獲獎取得較大突破。
“農林經濟管理”博士點調整到經濟學院后,學院科研成果明顯更加豐富,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課題10余項﹔獲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費孝通田野調查獎、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國家民委優秀社科成果獎、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10余次。
重大科研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貴州大學以重大科研項目為抓手,出版高水平專著42部,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中國苗族古經採集整理與研究》《世界苗族通史》《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的文獻採輯、研究與利用》等重大科研項目均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其中《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的立項,實現了貴州省高校系統無重大招標項目的零的突破,推動了清水江學的創建,並催生了一大批標志性研究成果。
2021年,貴州大學文科科研單位共立項28個國家級項目、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個教育部項目及40個省社科項目,實現了貴州大學文科發展在重大項目上的新突破,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得到“雙提升”。
——貴州大學因明學研究團隊“陳那、法稱因明量論原典漢語疏釋與研究系列”獲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是2020年度因明學界唯一獲得立項的團隊項目,對進一步推動我國佛教量論因明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標志著貴州大學因明量論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學校乃至貴州省中國哲學學科、邏輯學學科的跨越式發展與提升。
貴州大學佛教量論因明研究院揭牌成立。貴州大學供圖
——中國文化書院張新民教授主持的“清江水文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整理並出版了22冊的大型文獻專書——《清水江文書系列·天柱文書》﹔完成了近八千份文書的錄文考釋工作,撰寫了凡44冊58卷的《清水江鄉民家藏文書考釋》,這兩部大型文獻整理專書所收資料均為首次向社會公布的重要民間原始文獻,不僅系統性、完整性、全息性特征突出,其史料價值和學術研究意義引人注目。
——外國語學院將圖書翻譯、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師資成長、人才培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獲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立項,並致力於“海外中國學”“用外語講述中國”等叢書建設。已出版的“日本學者西南少數民族研究叢書”共12冊,3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國際視野中的貴州人類學”系列叢書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在學術界的影響力逐漸顯現,讓貴州大學外語學科得到學界肯定。
——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專家學者調研、撰著並出版《傳統村落記憶與鄉村振興叢書》(十卷本),推出了貴州大學“大地論文”系列成果《貞豐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調查報告》等﹔正在組織實施的貴州省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叢書的調查研究正在推進中,真正將科研著作和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服務社會、服務鄉村的有益探索,對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
貴州大學黨委書記、貴州大學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首席專家李建軍表示,將堅持走特色之路,久久為功,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加強制度文件的宣傳、項目的支持與激勵、人才引進力度、各方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為新文科研究與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聚力推進學校文科高質量發展。(龍章榆、龐愛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