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市場裡的“熱”生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梓顏
在貴陽市雲關冷鏈市場,有一家小店,紅色招牌特別顯眼,店內排列整齊的冰櫃滿滿當當擺放著酥肉、雞胸肉、雞排、小吃漢堡、薯條等半成品“凍貨”。
往裡走去,市場裡大大小小幾十家門店十分繁忙,有的商家忙著打包配送,有的商家正從倉庫裡抬出一箱箱貨品,推車的車轱轆聲在市場來回響動。
“老板,給我抬2件雞胸、3件豬排,錢微信給你掃過去了。”隨著“叮咚”一聲,李高飛賣出了今天的第86單。
今年26歲的李高飛是山東人,去年他與哥嫂合開了一家冷凍食品店,取名“金好食品”。35平方米的小店裡,除了擺放成列的冰櫃,便是滿牆的食品宣傳單。
“我那邊還有一個倉庫,存放的都是一些‘凍貨’和炸雞店、燒烤店需要的半成品商品。”除了店內展示的商品,李高飛指著另一邊的庫房告訴記者,因為出貨量大,現在他的倉庫已經累積了一批貨源。
“這批貨預計銷售兩個星期左右。”李高飛指著眼前的貨物說。
批發市場裡,出貨量大就是市場的“王”。
李高飛說,正是自己多年的經驗積累,他店裡的出貨量常常讓人“羨慕”。“很多人覺得我年輕,其實我干這一行已經很多年了。”
剛開始來貴陽時,李高飛不熟悉市場情況,但摸爬滾打中他很快找到方向——冷凍市場。
“當時貴陽市場冷凍食品較為單一,但是市場需求比較大。我就想著,為什麼不干脆開個店。”李高飛拉上自己遠在山東的哥哥嫂子說干就干,“金好食品”應運而生。
近年來,餐飲行業的發展和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為速凍食品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外賣市場的迅猛增勢,也將速凍食品的消費方式擴展到日常生活和休閑領域。
“現在的市場大了,品類多了,加上年輕人購買力提高,我們的生意自然就來了。”李高飛說,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和喜好,他從去年開始積極引進慕斯蛋糕、法式烤排、脆皮五花肉、薯條炸脆等新產品。近兩年,他的客戶群體也從一開始主要集中在燒烤店、炸雞店,到現在鋪貨范圍擴大到早餐店、中餐店、美團外賣、商超和便利店等。
“新貨一出,基本很快賣完。”李高飛說,因為產品花樣全、味道好,店裡不缺生意。“現在微信訂單一天能出幾十單,出貨數量幾百斤到上千斤。”
目前“金好食品”加上他共有6個人長期在崗,其中3個業務員主要負責周邊市州的業務,他和哥嫂負責貴陽市的業務和配送,店內一個月流水達到100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