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頭條

思南:創新“建管養用”機制 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2022年01月11日10:1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水利扶貧二期水源工程“過水灣水庫”。孫磊攝
水利扶貧二期水源工程“過水灣水庫”。孫磊攝

近年來,思南縣按照“抓水利、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的理念,以水利扶貧三年行動為契機,圍繞“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長受益”的目標,有效破解水源不穩定、水質無保障、水利設施運營不可持續等用水難題,探索出一條“建管養用一體化”的城鄉供水新路徑。工程全面完工后,20戶以上自然村組集中供水率達10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5%,水質達標率100%,供水保障率97%,全縣64.75萬農村人口喝上穩定、干淨的自來水。有關經驗做法被《貴州改革情況交流》專文刊載。

科學建好水源頭

統籌規劃建。制定出台農村安全飲水“建管養用一體化”系列方案,成立以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飲水安全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以小帶大、城鄉統籌,以大並小、小小聯合”的思路,規劃“十庫、八廠、七支流、兩聯接”(“十庫”即:花灘子、爛田溝、雙河口、趙家壩、過水灣、小河、沙壩、枹木寨、龍洞、黑鵝溪10座水庫﹔“八廠”即:富家寨、許家壩椏上、楊家灣、香壩、大壩場、寬坪、三羊溪、邵家橋8座水廠﹔“七支線”即:香壩至青杠坡至楊家坳、許家壩至大河壩至關中壩、瓮溪至三道水至塘頭、孫家壩至邵家橋、許家壩至楓芸至合朋溪至長壩、寬坪至亭子壩、大壩場至塘頭7支線﹔“兩聯接”即:河東區域和河西區域聯接)的城鄉供水工程總體布局,採用供水管網向周邊輻射、延伸、改造、聯網等措施,建立以水庫為水源點、水處理廠為節點、供水管網為聯結的城鄉飲水安全網絡。多方融資建。出台《水務投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四位一體”水務投融資模式,拓寬水務投融資渠道。投入3.5億元注冊成立思南水務投資公司,作為全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務投(融)資平台,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國家水利項目投資、委托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代融資、整合部門項目資金、向金融機構融資等多種方式開展水利融資工作。截至目前,累計爭取相關資金19.51億元。整合資源建。整合全縣現有水庫和在建水庫,進行改造升級,作為城鄉供水水源點,採用集中供水的方式,在人口相對集中的鄉鎮修建水處理廠,按照飲用水有關標准進行淨化處理,通過管道將水處理廠、鄉鎮水廠、村組表箱進行連接。目前,全縣規劃了雙河口、過水灣、花灘子等10座水庫作為水源,總庫容近1.70億立方米,8座水處理廠日供水量達16.50萬噸。

系統管好水輸送

從源頭管到龍頭。部門管源頭:實行水源地保護全覆蓋,由水務部門負責做好千人以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做好千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保障水源水質。全縣集中式水源地共安裝保護標示牌84個、界樁267個、隔離網15500米。公司管城鎮:實行分區管理,由縣水投公司下轄的兩個全資子公司分別負責縣城和集鎮供水管理(含集鎮延伸解決村組)。協會管村組:各村成立用水戶協會,負責各行政村和自然村組獨立水源用水戶的供水管理。從面上管到點上。網格管面:制定分級管理方案,實行“網格化”管理,由縣相關部門提供技術指導,鄉鎮和村分級負責,建立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網格,把用水戶編入網格進行管理。隊伍管片:由用水戶協會按1000戶及以上聘請1名管水員,負責管理區域內的管網維修、水費收取、用水政策宣傳。表箱管點:在自然村寨(組)中心點修建集中式表箱,將水管從表箱分戶后接入到用水戶家中,使“主動脈”與“毛細血管”相連接。按照每個表箱20—30戶水表的數量,將用水表統一安裝於表箱中,實行集中管理,減少管護成本。目前,有管水員236人,表箱近3400個。從平時管到急時。將全縣劃分為6個供水區域,每個鄉鎮設供水站,各鄉鎮供水站成立巡邏隊和服務搶修隊,並配備專業質量檢測員,負責平時供水管道巡邏,發現管網滲漏、爆裂、斷裂等情況,及時搶修,形成縣城和集鎮15分鐘、集鎮周邊30分鐘供水問題“搶修圈”。今年以來,巡邏隊開展巡邏400余次,開展水設施搶救58次。

合力養好水設施

水價調節養。按照農村地區生活用水水價不高於城鎮生活用水水價的原則,採取政府最高限價下的自主定價方式,農村地區由水務部門按照相關規定指導各地進行成本核算后,組織供水方和用水方進行水價協商,經70%的用水戶代表同意並經相關部門認証批復后即可執行﹔城鎮水費按照相關規定採取階梯水價的方式進行計價。實行一戶一表,以表計量、以量計價的方式收取水費,加強政策宣傳,提高群眾水商品意識,引導群眾養成節約用水、愛護水利設施的習慣和意識,推動形成節約用水、長效治水的以水養水氛圍。利潤調配養。採取“公司+用水戶協會+用水戶”相結合的模式,公司將水以協商的價格售賣給各地用水戶協會,用水戶協會統籌本轄區內的供水和管理,將收取的水費按照“433”模式進行管理,即收取水費總額的40%作為管道設備更換維修等維護資金,30%作為協會管理人員管理工資,30%作為后續發展基金,讓水利設施管護資金取於水、用於水,形成“使用—維修—更新”的良性循環,確保工程能長期有效運行。智能調度養。建立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智慧思南水務雲”,在全縣6個供水區建立智慧水務調度中心,搭建安防管理服務平台,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水源管理、集中供水、水資源調配等開展精細化、動態化的遠程監控、遙控,通過各區域供水中心智慧調配,調節用水端需求、分配有限資源。建立供排水大數據系統,對供水質量、管道水壓、用水戶數據實時監測,對水資源利用系數進行測算統計,推動節水節能、持續發展。

同網確保水供給

同網同用。在全縣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按照“能用盡用”的原則,採取編制大水網集中供水的方式,將城鄉居民統一編入供水網格,實行網格化供水、管水、用水。同網同質。建立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自檢和縣環境監測中心、縣疾控中心監測的“雙監測”制度和水質報告制度,定期監測評估縣域內飲用水水源和用戶水龍頭出水的水質,確保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實現城鄉用水同網同質,農村地區飲水由喝山塘溝渠水、水窖水變成喝達標自來水。同網同量。在縣域南北兩端間分別建設兩條連接供水管,將烏江東西兩岸供水管網連接起來,在一方因緊急情況斷水時可直接調用另一方水網水資源,實現不間斷供水。實行水庫集中供水,供水量不受時空影響,實現24小時不間斷穩定供水,群眾一年四季均可以用上穩定干淨的自來水,特別是農村地區穩定供水得到極大保障,徹底告別喝“望天水”的時代。(圖/文 思南縣委宣傳部)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