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觀山湖視窗>>聚焦觀山湖

提升百姓“三感” 高質量推動民生福祉大突破

2021年12月31日14:12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十三五”期間,觀山湖區累計投入197億元財政資金用於民生領域,新建幼兒園、中小學校45所,新增學位3.5萬個﹔區婦幼保健院、區疾控中心和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完成10個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標准化建設﹔累計新增城鎮就業7萬余人,城鄉低保標准實現一體化,困難群體救助水平大幅提高……每項數據都體現了觀山湖區為民惠民、共建共享、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觀山湖區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要高質量推動民生福祉大突破,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以赴、盡力而為,不斷改善和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優質教育均等普惠,醫療衛生優質高效,社會保障不斷完善,真正讓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目前,各項工作開展如何,讓我們跟隨記者鏡頭一起去看一看。

優質教育均等化 精心編織“普惠網”

8月28日,觀山湖區第十中學舉行首次家長見面會,該校全體教職員工與1000余名家長共敘發展願景。首次家長見面會舉行后的幾天,這所由民辦轉向公辦的學校正式開學,作為華東師范大學附屬貴陽學校聯盟校,它不僅是觀山湖區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發展的“參與者”,更是觀山湖區聚焦優質均衡普惠,全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証者”。

“這種合作模式給全區教育帶來了新鮮血液,也給全區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方式。”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引進優質資源建立合作辦學關系,進一步擴大了教育集團的工作覆蓋面,全區合辦學校數量不斷增多,辦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目前,全區已有剛性合作項目學校10所,柔性合作項目學校7所。至此,全區共有各類學校169所,其中幼兒園89所(公辦50所、民辦39所)﹔小學46所(公辦43所、民辦3所)﹔初級中學12所(全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14所(公辦11所、民辦3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5所(全民辦)﹔完全中學2所(全公辦),高級中學1所(公辦)。

隨著全區教育總量不斷壯大,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惠民政策不斷升級,如今的觀山湖,教育事業邁上新的台階。然而,如何真正實現優質教育均等普惠,教師是關鍵。

為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擴大和完善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水平,近年來,觀山湖區多措並舉,積極探索教育工作激勵機制,創新推行“雙軌制”,完善專業評價體制,創新教師培訓機制……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推動全區優質教育均等普惠發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十三五”期間,觀山湖區新建幼兒園、中小學校45所,新增學位3.5萬個,學前教育穩居省市先進行列,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優質均衡,高中教育質量位列全市前茅。未來五年,觀山湖區將堅持教育優先,以學前教育擴“公”、義務教育辦“優”、高中教育建“強”為著力點,科學謀劃基礎教育資源布局,逐年補齊教育學位缺口,實現學位供應與人口增長動態平衡,實現優質教育均等普惠。

就業服務精准化 全力以赴保民生

每日的表格數據統計編輯,到各苑區檢查綠化、路燈等基礎設施是否正常運行,與居民溝通了解他們意見建議……面對手中物業管理方面的工作,申娜如今早已得心應手。今年25歲的申娜是貴州畢節人,此前在省外讀書,現在是一名在本地工作一年有余的新“觀山湖人”,是什麼讓她選擇了觀山湖,這還要從去年的一通電話說起。

“去年在網上投放簡歷后,當天便接到了觀山湖區就業工作人員的電話,詳細地為我介紹了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相關政策,並結合具體情況,向我推薦了就業企業。”申娜告訴筆者,是觀山湖區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吸引了她,就業工作人員的細心幫助,也讓她更加堅定地選擇扎根觀山湖區。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求職者有意向,企業有需求,政府部門措施有力度,申娜在面試結束的第二天,便投入了新的工作崗位。

申娜的這段就業經歷只是觀山湖區開展穩就業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觀山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制定、出台了《觀山湖區加快高質量人力資源服務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夯實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幫扶,穩定就業基本盤。

就業是經濟發展之本,社會穩定之基。近年來,觀山湖區累計新增城鎮就業7萬余人,全區建立就業見習單位33家,開發就業見習崗位610個,累計完成農民綜合素質提升培訓136130人次,為目標82000人次的16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經濟指標方面,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季度絕對值為33770元,增速為10.5%,全市排名均第一。除此之外,觀山湖區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88萬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並回遷群眾2279戶,9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投用,城鄉低保標准實現一體化,困難群體救助水平大幅提高。“十三五”末,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9萬元和2萬元。

醫療衛生優質化 提升群眾幸福感

12月8日上午,家住帝景傳說的居民杜敏來到金陽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在醫生開具醫囑后,他在診療室通過微信掃碼直接完成了繳費。“以前去醫院,挂號、看病、繳費、拿藥在不同的地方,來回跑幾次才能弄好。”杜敏說,“現在使用掃碼繳費,醫生給我說明了用藥須知后,我到樓下拿了藥就可以回家了,既方便又省時。”

據悉,去年11月起,觀山湖區率先在世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了貴陽市第一家基層醫療機構“診間支付”系統。今年又相繼在鎮、街道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開通“診間支付”系統,安裝101台“診間支付”掃碼設備。“診間支付”,即患者就診時,醫生下達醫囑開具處方后可掃描患者出示的付款碼,使患者不出診室就可以完成檢查、處方等付費。該系統的啟用,優化了就醫流程,改善了群眾就醫體驗,讓轄區群眾真正享受到“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

金陽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醫師錢穎說,“開通‘診間支付’后,很多居民都反饋現在看病舒心多了。”據統計,該院從今年9月開通“診間支付”至今,已有3000余人次享受到“診間支付”帶來的便利。

“診間支付”只是觀山湖區推行優質醫療服務的工作之一。過去五年,觀山湖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筑牢疫情防控堅強堡壘,繼續鞏固健康扶貧成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健康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質量,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優質醫療資源引進力度,配合省、市加快省醫金朱醫院、市中醫院項目建設,推進區人民醫院、區急救中心建設,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努力建成全省一流的健康區縣。預計到2025年,每千人床位數達到6.84張。”觀山湖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葉舒、邰芯雨、陳楊)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