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觀山湖視窗>>聚焦觀山湖

一圈兩場三改

看觀山湖區這條道路如何詮釋背街小巷的“新解”

2021年12月02日14:1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街巷雖小,但其承載的群眾期盼很大,越是“背街小巷”,越是蘊藏著民生民意。

改造前破損嚴重的將軍山路。

連日來,觀山湖區金華園街道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提升人居環境與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一圈兩場三改”等工作有機結合,在廣泛聽取周邊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將轄區內的將軍山路列為金華園街道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重點道路,通過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增量周邊園林綠化、融入中國風元素小景等舉措,全力對該條道路提質改造,使轄區群眾深切地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

改造后該路段煥然一新。

將軍山路作為觀山湖區建成較早的一批道路,路面及人行道建設標准不高,改造前破損嚴重、人行道照明設施不足,路邊的圍牆也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在摸清情況后,金華園街道立即按照最新的市政標准重新鋪設車行道瀝青、人行道透水磚,更換道牙及護欄,拆除原有圍牆重新修建,安裝了人行道路燈……一系列基礎設施的改造讓道路重煥生機。

改造后該路段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完善了,綠化提質改造也得跟上。該街道從道路兩側入手,通過設計使自然景觀和設計景觀相輔相成,將喬木、球類等重新組合栽植,做到色彩鮮艷、疏密有序、錯落有致﹔將常綠與觀花、觀葉植物相結合,突出花化與彩化相融合的道路植物景觀,經過精心“包裝”,將軍山路展現出另一番新面貌。

除了綠化改造,該街道還引入現代與古風的設計,通過牆體涂鴉的方式,以山水國畫為載體,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文化對道路兩側進行景觀打造。打造完成后,該條道路的休閑區內翹腳涼亭古色古香、溫婉大氣,花卉綠叢中點綴的石桌石凳以及景觀石,展現了中國園林風貌。過往市民往往駐足休息,鑒賞山水國畫、閱讀牆體古文,目染正確的價值觀,感受城市的文化氣息、人文情懷。

改造后增加了將軍山路標石雕。

如今的將軍山路,因“背”而靜美,因“小”而富有特色,為“背街小巷”這個名詞注入新解,不僅讓城市有了光鮮亮麗的“面子”,也為市民群眾打造了舒適的“裡子”。

“接下來,我們將積極推動街道與轄區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引領聯動整治,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將進一步協調解決背街小巷道路維修、路燈改造、亂停亂放等難點問題。”金華園街道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該街道還將用好由街道黨工委 “兩代表一委員”、居委會、居民代表等組成的“幸福議事廳”議事平台,將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從“單打獨斗”變為“協同作戰”“聯動發力”,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圖 廖興丹、曾晉)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