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三員”駐村干部為民辦實事解煩憂

本報訊(任光勇 王治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廣大駐村干部真心實意、真幫實扶、真蹲實駐,圍繞國家惠民政策、特色產業發展、社會綜合治理、淳朴文明鄉風、幸福美麗鄉村等,在一線陣地當好惠民政策宣傳員、為民服務勤務員、村居環境整治員,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擔當、主動作為。
當好惠民政策宣傳員。日前,板溪鎮老寨村村干部在微信群裡發布了一條有關輸水管道維修的信息后,部分在外務工群眾對農村人畜飲水收費、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民生問題展開討論,村干部、駐村干部與群眾之間展開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思想交流,關系群眾的問題得到逐一解答。
“群眾工作很歷練我們的耐心、真心,既要耐心講,又要真心幫。講的過程要通俗易懂,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幫的過程要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不遮長避短。向群眾正面宣傳,他們是絕對理解和支持的,也能自覺行動和主動參與,農村工作既苦又甜。”市自然資源局派駐板溪鎮老寨村的駐村干部羅海波如是感悟。
在溝通交流中,個別群眾言辭犀利。但是,駐村干部與村干部還是耐心認真解說,一邊及時回復咨詢群眾的期盼,一邊詳細解說國家的惠民政策,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講清楚、說明白、解讀透。
在新征程中,廣大駐村黨員干部扎實踐行初心使命,牢記為民服務宗旨,自覺當好宣傳員,常態化開展群眾走訪,經常性開展交流談心,向群眾針對性講解黨的惠民政策,及時解決群眾關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力接續鄉村振興、為民服務辦實事各項工作做實做好,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當好為民服務勤務員。今年以來,板溪鎮坪底村有10余名群眾因患癌症、腦梗塞、腰椎等疾病,家庭醫療剛性支出較大。貴州農信銅仁審計中心派駐板溪鎮坪底村第一書記任曉軍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單位立即組織員工捐款7000余元,對因病剛性支出較大的14戶群眾進行慰問,緩解他們家庭生活支出的暫時困難。對特別困難的個別農戶,駐村工作隊還通過與村兩委協商,召開群眾會核對是否符合低保評定條件,解決因病返貧或因病致貧風險家庭的經濟困難。
“前天,我接到申報就業補貼的通知,我在廣東省東莞市打工,回來辦理就醫資料不太現實,麻煩你幫我辦理一下,要些什麼資料我提供給你,你看行不?”任光洪將這件煩心事向駐村干部梁小剛講了出來。接到電話后,梁小剛將任光洪的就醫、就學、務工等情況,逐項詳細記入民情走訪日志並及時進行了協助辦理。這只是該縣廣大駐村干部幫助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生產生活“急難愁盼”的一個縮影。
“麻煩你幫我看一下高齡補貼上沒上,合作醫療怎麼在微信上交,醫療費怎麼報?”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印江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當好為民服務勤務員,理清在走訪群眾時反饋出來的情況問題,及時與相關單位部門溝通協調,妥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困難,駐村幫扶干部入戶走訪群眾常態化,駐村干部用“辛苦指數”換回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當好村居環境整治員。日前,新寨鎮陳家村駐村干部與村黨員干部手握鋤頭、彎刀、鐵鍬等勞動工具,忙著清理通村進組路的排水溝、排除安全隱患,忙得汗流浹背。
“近幾年,我們都組織群眾集中整治通村公路和周邊的環境衛生,既方便大家的出行,又亮化了環境。”該村一組長這樣談到整治環境的好處。
該村3個村民組長接到村兩委發出集中整治公共環境衛生的通知后,積極組織群眾自覺整治居家環境衛生,主動參與整治公共區域及周邊環境衛生,合力營造干淨舒適、和諧平安的美麗鄉村。
“我們一定要發揚團結互助、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要躺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檔案袋裡睡覺,做人就一定要有骨氣、有志氣。因為美好的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沙子坡鎮韓家村黨支部書記李萬軍在參與整治通村公路及周邊環境衛生時這樣為群眾鼓勁。
在為民服務辦實事中,廣大黨員干部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團結帶領黨員和群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把實事做實,把好事做好,深入剖析村級發展形勢,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制定遠景目標,為接續鄉村振興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截至目前,該縣600余名駐村幫扶干部通過走訪群眾,為群眾辦理各類好事實事4300余件次。
來源:銅仁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