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縣全力推進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

近年來,荔波縣緊扣“幼有所育”目標任務,不斷完善學前教育“政府負責、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協作”的體制機制,創新辦學模式、深化制度改革,補齊補足學前教育發展短板,強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工作,率先實現全縣城鄉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全覆蓋,有效解決了幼兒入園難、遠、貴等問題,2021年荔波縣被教育部列為全省首批“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縣”。
目前,全縣建成各類幼兒園41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103.33%,超評估標准(85%)18.53個百分點﹔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5.91%,排名全省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91.3%。
建強學前教育辦學設施
科學規劃布局。荔波縣制定《荔波縣“十四五”校點空間布局調整規劃方案》《荔波縣2020-2025年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結構實施方案》,堅持集中辦學與就近就學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居住人口和學前適齡兒童的數量、地理位置和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規劃布局學校,通過“遷、建、擴、改”等途徑,在群眾聚居地、易地移民搬遷安置區科學規劃建設幼兒園,有效整合學校資源,優化布局公辦幼兒園,有效緩解幼兒入學難、入學貴、入園遠等問題。目前,全縣通過新、改、擴建縣城、鄉鎮幼兒園(班)24所,新增幼兒園學位4020個。
嚴格辦園標准。出台《荔波縣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工作實施方案》《民辦學校審批制度》《荔波縣民辦幼兒園年檢工作方案》,優化現有獨立公辦幼兒園、民辦園的辦園規模和辦園標准,嚴禁超班數、超班額,小班不超過25人、中班不超過30人、大班不超過35人。同時,按照“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締一批”原則,每年定期對辦學客觀需求、辦學條件、辦學效益等進行全面嚴格審核評估和治理,實行“一園一案”,按規准予審批登記或強制取締,促進城鄉幼兒園建設規范化、標准化。截至目前,全縣建成各類標准幼兒園41所,其中州級以上示范園3個。
完善配套建設。出台《荔波縣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荔波縣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將配套建設幼兒園納入老城區(棚戶區)改造、新城開發和新住居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城鎮小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凡是住戶達3000戶以上的按要求配套建設幼兒園,鼓勵和引導具備辦學條件的社會機構在符合條件的小區建設民辦幼兒園,並申報為普惠性幼兒園,加強規范小區配套幼兒園使用,做到幼兒園與居民區同步規劃、建設、驗收、使用。通過建設縣城和鄉鎮早教中心等幼兒教育配套機構,有效增加幼兒教育機構和學位供給。2018年以來新建成小區配套幼兒園1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所,建設早教中心7所。
優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
引進幼教人才。實施“歸雁行動”計劃、“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人才引進和人才回流行動,以特招、公招、特崗計劃、政府購買服務、學校臨聘、調配中小學教師編制、核定增加幼教編制和實行特崗考核合格入編留任制度等方式引進、調配學前教育人才,壯大學前教育師資隊伍。2018年來,共為學前教育引入教師183名(佔各級各類學校招聘總數385人的47.53%)、人才回流補充21人(佔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回流總數42人的50%),全縣在職幼兒園職工231人、專任教師545人、保育員327人,實現幼兒園“兩教一保”的師資配備全覆蓋。
提升幼教水平。在完成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基礎上,以“走出去”赴外交流和邀請專家、名師到校講授等“請進來”的方式,分區域、分領域、分批次開展幼兒園教師全員輪訓和崗前培訓,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同時,通過完善幼兒園教師考評機制、開展“最美幼教”“崗位標兵”等評選表彰活動,將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晉升、后備干部培養、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和政策傾斜,對專業能力弱的教師採取“斬尾行動”能力提升,自費學習進修,倒逼幼兒園教師自覺學習掌握專業技能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2018年以來,全縣共組織幼兒教師參加各類培訓8000余人次、開展各類評比表彰156人次。
保障幼教待遇。出台《荔波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收入保障長效機制》《荔波縣人民政府關於保障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待遇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實行崗位績效薪酬制度、幼兒園教師工資隨本地公務員工資聯動調整機制、出台住房優惠政策等,嚴格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五險一金”、公辦園編內編外教師同工同酬、職級晉升等待遇保障,解決幼兒園教師“后顧之憂”,吸引和留住大批人才加入幼兒園教師隊伍。目前,全縣幼兒園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均達到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2018年來獲職稱晉升320人次。
創新學前教育管理模式
探索集團化辦學。按照“龍頭引領、示范帶動、試點聯動”原則,以州級以上示范幼兒園為龍頭,把全縣41所幼兒園劃分為3個學前教育集團,建立7個農村資源管理中心,健全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管理辦法,搭建“學、教、研、訓、管”一體化平台,通過“學、導、評”等方式促進幼兒園園務規范管理,推動農村幼兒園快速提高辦園質量。
建立幫扶式教學。出台《荔波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扶持及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學前教育對口幫扶機制,明確縣城和城鎮中心幼兒園一對一結對幫扶鄉村幼兒園,支持、鼓勵和選派一批工作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政治素質高的縣城和城鎮中心幼教教師到農村幼兒園支教、開展學習交流、送課下鄉、專題輔導、黨建聯誼等,在黨的建設、教育理念、教學業務、學校管理模式等方面對基層幼兒園給予點對點、手拉手幫扶,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同步健康發展。2018年來,共開展結對幫扶900余人次。
實行教研組督學。根據幼兒園辦園區域將全縣劃分成3個教研指導責任區,建立以教育局班子成員分別作為教研指導責任人的教研指導工作組,對責任區內的幼兒園教育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調研、指導和督促,並通過成立教學質量提升專班,對全縣教學質量進行信息摸底、數據分析、綜合評估、擬定改善計劃、出台改善措施等,促進各級幼兒園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2018年來,共開展教研組督學200余人次。
建立學前教育考評機制
三年一輪督導評估。出台《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方案》,每三年對全縣幼兒園的辦園條件、安全衛生、保育保教、教師配備、內部管理等方面開展一次縣級督查考評,形成縣級督查考評自查報告提交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申請州級復評,州、縣共同對幼兒園辦園行為打分后形成專項督導評估報告,對未達合格等次的幼兒園進行通報並限期整改,保障幼兒園規范管理,健康發展。現已完成第一輪辦園行為督導評估。
一年一次目標考核。將部門服務學前教育成效情況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內容,年終按照評估細則對全縣涉教相關部門進行驗收考核,強化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落實力度,凝聚幼兒園辦學力量。將社會評估納入年終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學校通過舉行校園開放日、家長開放日、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接受幼兒學生家長等社會群體對學校在飲食管理、教學模式、校園環境等進行全面監督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推廣或整改的重要依據,通過社會監督評價探索形成了“3+X”供餐模式,促進學校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2018年來,累計接受家長評價16000人次。
一月一次挂牌督導。實行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制度,由教育部門抽調督學人員組成挂牌責任督學,按照一月一次定期深入全縣41所幼兒園就校園環境建設、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模式等幼兒園辦園行為進行全面督查指導,要求被督導幼兒園對發現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制定督導整改台賬、建立整改問題銷號制度、明確整改要求和整改時限,全力推動全縣幼兒園規范、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41所公民辦幼兒園實現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全覆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莫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