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瓮安視窗>>瓮安新聞

瓮安天文鎮:賡續紅色精神 譜寫綠色詩篇

2021年11月22日15:0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紅軍曾四過瓮安,留下了軍民魚水情的事跡。1934年12月31日,紅一軍團二師主力五團、六團,總參謀長劉伯承、二師政委劉亞樓從猴場進抵天文,駐扎在大塘一帶,革命的火種和紅色的歷史文化得以在天文鎮大塘沉澱和傳承下來。”

11月18日,在瓮安縣天文鎮天文社區大塘片區的“紅軍標語群保護點”,一場黨史學習教育正在開展,天文鎮人大主席張天盛對新老黨員以及入黨積極份子訴說紅軍在當地的故事。大家通過現場聽講、觀看紅軍標語,在繪聲繪色的學習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禮。

“聽著紅軍一次次經過瓮安的歷史事跡,感知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百折不撓的精神,更讓大家深知黨的恩情,更堅定跟黨走的步伐。我們將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天文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熊虎說。

一直以來,天文鎮以紅軍標語群為基礎,極力打造大塘精神文明示范點,在標語群修建了文化廣場、文化棧道等,樹鄉風文明,打造成為縣級特色田園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

據了解,天文鎮鎮黨委政府將堅持積極統籌,督促各黨(總)支部、各村(社區)組織黨員群眾到大塘紅軍標語群開展紅色體驗活動,充分運用紅色文化基地實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加強黨員群眾紅色思想教育,引導黨員群眾緬懷革命先輩。大力宣傳典型先輩紅色事跡,激勵村民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形成依靠自身力量發展,不等、不靠、不要、自強不息、勤勞致富、樂觀向上的良好氛圍。

並堅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結合,以5個小村為基礎,依托天文社區人文環境,集紅色文化和生態文明為一體,組建5個理事會,並積極運行,調解村民糾紛,化解村民矛盾,增強群眾凝聚力。在理事會成員中選拔出善言辭、懂政策、熟村史的人組建宣傳小隊,積極向村民講解國家各項政策,講解紅軍先進事跡,大力宣傳紅色典型,加強村民精神文明教育。

同時打造庭院經濟、發展農業旅游,實現百姓富生態美,聚力振興農村經濟。對周邊農戶進行人居環境改造,流轉當地村民閑置荒廢土地,修建魚塘,釣魚台,種植培育瑪瑙紅櫻桃,綠色種植小農產品,自給自足創辦農家樂,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豐富多彩的旅游模式,引導群眾在自家門口提供鄉村旅游服務,帶領群眾致富增收﹔借助大塘豐富的紅色歷史資源和獨特的自然資源,依托烏江港區建設優勢,以縣級歷史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大塘紅軍標語群”為基礎,結合天文鄉村紅色旅游觀光景點,統一模式、統一標准,美化鄉村農居房屋300 余戶,在天文大塘一帶,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小區一個,打造現代農居﹔結合江界河“紅色旅游”產品,打造出優勢的水上旅游產品,將吸引眾多客源。通過農村優美的田園風光和紅色旅游資源,發展田間紅色旅游,把大塘打造為3A級旅游景區,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促使農戶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現在我們村子漂亮得很,像是公園一樣嘛。我們老百姓現在過上了好日子,有務工的,有地方務工,錢又好掙。”天文社區大塘片區村民秦光志笑著說。

依托紅色文化,當地村民還建起了紅色飯庄,進一步促進務工就業和產業發展。

“我們這裡民風淳朴,這幾年,開展產業發展,得到鎮黨委政府的幫助,當地務工人員也非常熱情實干,現在開了這家紅色飯庄,一是發揚宣傳紅色文化,同時想帶動更多的務工需求,以自己的方式為地方發展,做點奉獻。”紅色飯庄管理人員賈治宇說。

賡續紅色精神,譜寫綠色詩篇。下一步,天文鎮將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迎難而上,奮發有為。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取得的成就無比輝煌,我倍感振奮和自豪。作為身處瓮安這個紅色老區的基層干部,今后工作中,將會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按照省委、州委、縣委安排部署,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立足天文鎮實際,奮力開創大美天文、產業強鎮,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天文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熊虎堅定地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泰銘)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