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安順視窗

今夏旅游收入已超千萬元——

安順幺鋪十裡荷廊串起七個幸福村

2021年08月10日08:20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泛舟天鵝湖上,遠處黑天鵝追逐嬉戲﹔踏浪沙灘瀑布,觸摸來自廣西北海海灘細沙﹔化身“天外飛仙”,縱意武俠世界豪情壯志﹔搭乘迷你火車,穿行荷塘秘境深處……8月3日,安順經開區幺鋪鎮十裡荷廊景區,省內外游客沿著觀光步道散步,一邊體驗各種游玩項目,一邊感受水鄉荷韻,拍照留念,用鏡頭定格美麗瞬間。

“夏天,我們帶孩子來水上樂園,太涼快了!”沙灘瀑布旁水池裡,家住西秀區的張艷老人正陪孫子玩水邊滑梯。老人說,十裡荷廊是孩子們的避暑地,不僅游樂設施齊全,而且很安全。

十裡荷廊景區豐富旅游業態,解鎖不少新玩法。不僅憑借天鵝湖主題動物樂園、有軌觀光小火車、越野卡丁車、碰碰船、安順首個高空吊索項目“天外飛仙”、燈光秀“荷塘夜色”等20多種游玩項目,吸引越來越多游客前來享受清涼夏天,而且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綜合旅游業態,讓游客不僅在“萬畝荷花”養心,游樂項目怡情,還能在餐飲區養胃。

“地道安順小吃和冷飲,快來嘗一嘗……”餐飲區,謝朝菲正在自家攤位前吆喝,吸引不少游客購買品嘗。

34歲的謝朝菲是安順經開區幺鋪鎮羊場村人,在外打工多年,2019年,她得知十裡荷廊景區用優惠政策吸引周邊村寨村民入園經營餐飲或務工,便選擇回鄉就業,在景區開起小吃攤。

“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收入2000多元,從攤點到家隻需騎十幾分鐘電瓶車,幸福感是在外打工比不了的。”謝朝菲說。

從打工人到小老板或景區服務人員,一個個“謝朝菲”,轉變身份、改變命運。這得益於十裡荷廊景區以生態種養為引領、精深加工為提升、休閑觀光為支撐,發展“荷”文化產業。如今,十裡荷廊景區已成為游客慕名而來的“網紅打卡地”。

山水為憑,見証十裡荷廊景區水清岸美之變。

十裡荷廊位於安順經開區幺鋪鎮南部,橫跨幺鋪鎮安湖、阿歪寨、羊場等行政村,所在地過去地勢低窪,每逢大雨,穿境而過的馬槽河漲水淹沒田地,村民顆粒無收。

轉機出現在2016年底,安順經開區因地制宜,立足水資源優勢,引進龍頭企業,成立安順經開區人和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幺鋪鎮建設集觀光農業和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山水田園綜合體——十裡荷廊。2017年初,十裡荷廊全面開工建設,規模化發展蓮藕種植。目前,幺鋪鎮農旅融合發展風生水起,蓮藕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荷花產業逐漸形成種植、加工與銷售等產業鏈條,開發藕粉、荷花酒等走俏市場的系列產品。荷花產業輻射帶動周邊7個村1700余戶村民,每戶年均增收7000余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隨著荷花產業不斷擴大,十裡荷廊進一步按景區標准設計建設,配套打造游客服務中心、特色小吃街、生態農庄等旅游服務基礎設施,聯動周邊地區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等業態,走出農旅融合、產業升級發展新路。

5月1日以來,景區每天接待游客量均在1萬至3萬人次,截至7月底,園區整體實現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

面對大量游客,十裡荷廊景區更加注重景區安全和服務質量。“每個景點都配備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安全引導,規范景區秩序。”安順經開區人和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廣福介紹,景區正大力提升旅游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讓游客游得安心、順心,同時,加快培育新產品、新業態,讓游客遇見更精彩的風景,加速景區旅游業從傳統的觀光型向綜合度假型轉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淳 楊曦)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