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安新區視窗>>貴安動態

貴陽貴安啟動交通秩序大整治“百日行動”

2021年08月10日14:22 | 來源:貴陽網
小字號

核心提示:

日前,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決定自7月17日起至10月20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期間,貴陽交警將摩托車、電動車等“三車治理”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開展落實。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以集中突擊整治與日常整治相結合的形式,嚴查摩托車無牌無証、騎乘多人、酒后駕駛、闖紅燈、逆行、逾期未檢、非法改裝、噪聲擾民、飆車、不戴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

截至8月8日,在“百日行動”已持續開展三周的時間裡,貴陽交警在城市的交通秩序治理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此外,對於城市近期交通秩序的變化,部分市民、司機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與感受。

A、整體:“三車”治理 取得一定成效

按照《貴陽市、貴安新區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在“百日行動”期間,貴陽交警通過開展集中整治、組織機動執法小分隊、加強日常勤務管理等方式,持續強化對“五小”車輛(含“三車”)、“黑車”、四輪低速電動車(“老年代步車”)等重點車輛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查嚴管闖紅燈、逆行、多人騎行、不按規定懸挂號牌(通行標識)、不佩戴安全頭盔等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點交通違法行為。

為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領域安全生產風險,有效減少道路交通事故,貴陽交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圍繞“人、車、路、企、政”五個方面,從嚴整治道路運輸安全風險,從嚴整治風險路段,從嚴整治交通違法,從嚴整治非法營運,從嚴整治“三車”安全隱患,全面提升交通應急救援能力和交通安全文明意識,最大限度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7月19日至7月25日行動開展首周,貴陽交警在全貴陽市內加強道路安全交通整治,出動警力1300余人次,共開展各類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統一行動22次,查處“三車”違法17522起。

7月26日至8月1日,貴陽交警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出動警力900余人次,組織開展了各類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統一行動18次,共查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超標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302起。

此外,為進一步對城市道路交通進行整治,打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針對群眾意見較大的夜間“響管車”非法改裝車等“炸街”違法行為,自6月15日起,貴陽貴安交警還持續開展了“靜夜行動”。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貴陽交警將通過“條塊結合、源頭治理、宣傳教育”多管齊下,切實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警參戰”的交通秩序嚴查嚴管氛圍,保暢交通、為民辦實事,打好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百日行動”這一攻堅戰。

B、交警:24小時不間斷整治

“這個沒帶頭盔的,停一下車”“你超載了,把車停在這邊”……8月6日14時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區分局三中隊民警譚磊正在花溪大道藝校立交橋附近的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叫停路過的違反交通法規的駕駛員,並將其帶至治理點進行交通法規學習。

在他的引導下,未戴頭盔違法駕駛電動車的司機小李將車停在治理點的停車區,便開始了交通法規學習。在半小時的學習答題過后,小李表示:“我以前不知道不戴頭盔騎電動車這麼危險,現在知道了,以后騎車一定會把頭盔戴到位。”

譚磊告訴記者,不帶頭盔駕駛電動車、摩托車,超載,或是在摩托車和電動車上方非法加裝擋風棚,都是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並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主要違法的行為就是這幾種,就比如不戴頭盔,大家的理由都不一樣,有人是不知道,有人是覺得熱,也有人是怕頭盔把頭發壓塌了,但是不管什麼理由,都不能不戴頭盔,畢竟生命安全最重要。”

據譚磊警官介紹,三車治理一直是交警隊常態化開展的工作,在“百日行動”期間,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晚上7點到凌晨12點,設有專門的民警和輔警在崗位上進行“三車”治理。同時,凌晨12點以后到第二天的7點,還設有專門的夜巡組在轄區開展“靜夜”行動以及酒駕查緝,24小時不間斷地對各類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整治。

C、舉措:推陳出新 多方聯動

不論酷暑還是陰雨綿綿,相信不少市民都會發現,在城區的多條道路上,搭設有臨時雨棚。這些雨棚的上方,分別用紅色的布條、白色的字體印著學習“停放區”“登記區”“學習區”“考試區”以及“放行區”幾大區域,這種頗具特色的雨棚,便是貴陽交警為了配合“三車”治理行動而搭建的“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而8月初,貴陽交警二大隊三中隊聯合轄區太慈街道辦事處、湘雅街道辦事處,在花溪大道藝校立交橋處設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則為其中之一。

每天值守在該教育點的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分局二大隊三中隊指導員王穎告訴記者,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二輪電動自行車、二輪摩托車、三輪車因其靈活、方便的特點,受到很多市民青睞,也成為外賣、快遞等行業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給市民帶來便捷的同時,部分“三車”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存在逆行、闖紅燈、未佩戴安全頭盔、搭乘多人等交通違法現象,為城市道路交通帶來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

針對該趨勢,貴陽交警聯合相關轄區街道辦,特此在都司路與中華南路交叉路口、雲岩區噴水池附近、花果園家電廣場附近等多條車流量較大的路段,設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對自願學習以及存在交通違法的“三車”駕駛員開展交通法律法規宣傳學習。

在每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各區域在地面用黃色線劃分並標明區域名稱,地面有黃色箭頭引導參加學習的駕駛人將車輛進行安全有序停放。在對參加學習的駕駛人信息進行逐一登記檢查后,民警現場通過使用交通安全PPT課件、視頻資料,對學習駕駛人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宣傳講解。

隨后,學習駕駛人在考試區通過使用“斑馬信用APP”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測試,民警在現場進行指導,對學習駕駛人進行安全檢查及交通違法行為糾正后,學習駕駛人通過放行區離開學習點。

據介紹, “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不同於以往的處罰手段,其以交通安全學習教育為主,在對違法駕駛人進行小額出發后,現場將針對“三車”經常出現的交通違法現象進行宣傳講解,對於駕駛人存在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糾正,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增強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除設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貴陽交警還通過警企聯合的方式,不定期走訪市內多車企業,開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動,進一步提升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文明意識、法制意識。當企業人員發生酒駕、超員等違法行為時,交警部門還將約談其所屬企業,要求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強化工作人員的制度教育和管理等,謹防類似違法再次發生。

另外,在交通治理的同時,貴陽交警還將定期曝光突出違法車輛、典型事故案例、高風險企業、終生禁駕人員及事故多發路段,推送交通安全預警提示,加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全面提升交通安全文明意識,營造良好、安全的交通氛圍。

D、交通情況有改善嗎?聽聽貴陽市民怎麼說

經過這段時間的“三車治理”行動,貴陽交通情況是否有改善呢?感受最真切的就是貴陽市民了,現在,讓我們去到大街小巷,聽聽貴陽市民們怎麼說。

“以前路上共享單車、電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已經有改善了,但是還是存在電動車走人行道的情況。”市民張阿姨表示。

“電動車不戴頭盔的情況有明顯改善,但是使用共享車的人員,不戴頭盔上路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而且外賣車輛逆行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

“貴陽現在是全國的文明城市,行人安全意識提高,過馬路時在沒有車的情況下大家也會主動等待紅綠燈,素質有一定提高,闖紅燈的現象大大減少,車輛現在也會禮讓行人。”市民袁先生說。

市民佘先告訴記者,自從家門口設置了一個三車治理綜合學習點,他媽媽對交通法規的了解程度大大加深,“以前我媽媽騎電動車去買菜,老是不戴頭盔,說過幾次她都不聽,前兩天她又這樣去買菜,被交警發現,讓她去學習,答題通過才放行,現在騎電動車必戴頭盔,一口一個交通規則。”

外賣小哥李健說,“以前為了搶單,有時候會闖紅燈會逆行,但現在都不會了,一是因為被交警抓到了,去學習、答題,會花更多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一些現實案例了解到了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以后會以生命安全為重,做一個遵守交通法規的駕駛員。我也要把這種觀念告訴身邊的同事,讓我們都能快樂送餐,安全回家。”

雖然交通狀況得到改善,但一些市民也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和想法。

“雖然現在的交通環境是有了改善,但是會不會過段時間又恢復原狀了?市民趙女士說。

“我經常騎共享單車去上學,也知道沒有頭盔很危險,但是很多電動車都沒配備頭盔,或者是頭盔被損壞了,希望共享電動車的商家都能注意一下這點,能為騎行的人配備一下頭盔,因為自己帶頭盔出門不太方便,也不太現實。”學生劉彤彤表示。(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陳佳藝 杜娟)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