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紅岩村:水美魚歡 流水養魚環保增收兩不誤

立秋時節,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在瓮安縣永和鎮紅岩村流水養魚示范點的養殖池邊,技術人員廖正倫正在給魚兒投食,隻見水面上蕩起陣陣漣漪,魚兒們擺動著翹尾縱情翻滾,扑騰地探出頭歡快搶食,一副水美魚歡的景象。 “我們基地佔地3畝,有20余個養魚池,以養市場前景良好的加州鱸魚為主,還有江團、花背鯉魚等經濟效益好的魚種,應用高密度流水養魚技術,可以實現年產20萬斤左右。從目前魚兒的生長情況來看,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這一期有搞頭了。”廖正倫一邊喂養魚兒,一邊笑著對記者介紹。
流水養魚是在有水流交換的魚池內進行魚類高密度精養的方式。一般以水庫、湖泊、河道、山溪、泉水等作水源,借助水位差、引流或截流設施及水泵等,使水不斷地流經魚池,由於水流起著輸入溶解氧和排除魚類排泄物的作用,池水能保持良好水質,為魚類高密度精養創造了條件。紅岩村流水養魚示范點修建有過濾沉澱池,排放出去的水經過過濾沉澱處理,達到環保增收兩不誤。
看著逐漸肥美的魚兒,不僅廖正倫高興,紅岩村委會主任婁利友也笑得異常開心。 婁利友是該流水養魚示范點發出資人和籌劃人之一,在2020年7月,在他的建議下,村支兩委前往廣西南宇考察學習加州鱸魚養殖並及時了解市場需求,2020年9月合作社開始引進資金建魚塘8口試養加州鱸魚,至今年5月試養成功,並於今年6月引進有10余年養殖經驗的養殖戶廖正倫與何宇入住紅岩村簽訂合作協議,目前已修建鱸魚養殖池20余個,年產加州鱸魚20萬斤左右。 “永和鎮山多林茂,溪水清澈,這是很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利用好了是很大的財富。而且流水養殖病症少、廬魚品質好、市場好,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余元。”婁利友告訴記者。
村集體收入增加,村民們也得到了切實好處。稻田魚一直是當地的特色,但以前老百姓購買魚苗需要跑到外地,運費貴、成本高不說,品質也很難有所保障,如今紅岩村水養魚示范點發展,直接就可通過示范點培育優質魚苗,成本價格批發賣給村民,減少村民的投入成本,助推村民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揮致富帶頭作用,提升群眾對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婁利友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泰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