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檢察機關:立足職能解民憂 傾心為民辦實事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安順市縣兩級檢察院以“四史教育”為抓手,突出政治建設,強化主體責任,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擺在突出位置抓實抓好,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公益訴訟實效解民憂。緊盯危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煩心事,以公益訴訟工作為抓手,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緊盯群眾操心事,開展增殖放流工作以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對當事人非法捕撈水產品行為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案件當事人投放20萬尾魚苗用於修復其破壞的漁業生態環境。緊盯群眾的煩心事,開展“關注小井蓋、守護大民生”檢察公益專項工作,針對全市城區窨井蓋安全隱患問題,積極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更換破損、缺失窨井蓋1000余個。
司法救助紓民困。在有效打擊犯罪、嚴厲懲處犯罪嫌疑人的同時,注重對被害人的權益保護,在案件查辦過程中,對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依法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切實防止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情況發生。3月以來,市縣兩級檢察院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核實等方式,依法對31件48名案件當事人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其中已完成22件40人的救助程序,發放救助金34.7萬元,其余9件8人正在進行最后的款項申請撥付,積極依法履職,努力解決案件當事人的燃眉之急,化解社會矛盾,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
法治宣傳惠民生。通過開展送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方式,積極履行普法責任,不斷提升普法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嚴格落實“一號檢察建議”要求,聯合教育主管部門積極開展法治副校長工作,截至目前,共有202名檢察干警擔任法治副校長,定期進校園開展未成年人法律知識宣講。3月以來,結合案例,通過以案釋法,結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開展了113場專題預防犯罪教育,覆蓋227所學校3萬余名學生。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共開展送法進社區、進街道、進農村200余次。
專項活動暖民心。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十大產業”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服務和保障“十大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活動為契機,把為群眾辦實事推向深入。平壩區檢察院檢察長帶隊到貴州輝騰塑膠有限公司開展送法進企業回訪工作,幫助企業解決路燈長期不亮且存在用電安全隱患等3個問題,並推動夏雲工業園區整體路燈不亮和用電不安全整改工作。關嶺自治縣檢察院成立了由黨組書記、黨組副書記和黨組成員任組長的4個走訪企業工作組,持續定期到“十大產業”企業進行走訪。
行政爭議化解平民怨。積極發揮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職能,緊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平壩區檢察院在開展為民辦實事實地走訪中發現,農民工李某因被拖欠勞動報酬,於2016年開始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但一直未得到解決,平壩區檢察院主動作為,通過多方調查核實,與職能部門商談了解后,找到爭議症結所在,通過召開直播公開聽証會等方式,化解該起長達5年的行政爭議,幫助李某討回薪資3500元。
領導帶頭辦案為民擔當。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市縣兩級檢察院領導充分發揮“頭雁”作用,通過主動辦理涉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來展現檢察機關的為民擔當。關嶺自治縣檢察院檢察長到關嶺普利鄉大地村劉某某家中,就劉某某與葉某某土地相鄰權糾紛案進行充分釋法說理,化解雙方矛盾,雙方均同意不再以信訪方式解決訴求,取得了良好辦案效果。(羅野)
來源:安順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