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社長馬躍峰往日報道貴州工作期間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採編主任汪志球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黃嫻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程煥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蘇濱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陳雋逸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特殊的地形雖然造就了貴州美麗的自然風光,卻也給山中百姓外出設下了重重“路障”。一座座大橋連高山、越峽谷、跨江河,讓貴州實現了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的巨變﹔因為橋數量多、種類全…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創新方式方法,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實舉措,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廣東…
“家門口打工,掙了5萬多元,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一早,貴州省赤水市復興鎮長江村脫貧戶廖小琴來到竹筍加工廠上班。這家工廠由廣東省珠海市援建,直接帶動1100戶竹農增收,每年為當地創造2000多人次就業機…
核心閱讀 去年起,貴州凱裡實施“三村工程”,力爭3年引進100家企業興村,吸引1000個能人回村,推動1萬名市民到村,開辟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城鄉融合發展新通道:企業進村,發展特色農業、鄉村…
在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縣的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的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產品將廣泛運用於電動汽車、儲能設備等多個領域。 截至目前,僅瓮安縣化工園區…
本報貴陽4月5日電 (記者汪志球、黃嫻)晚飯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干井村的村民陳海提著兩個袋子來到村裡可回收物暫存點。經過分類、打包、稱重等幾個環節后,陳海用垃圾分類的積分兌換了一瓶食用油。“…
涂顯麗。受訪者供圖 我是龍裡縣醒獅鎮谷龍社區的農民,也是涂顯麗家庭農場的負責人。2003年,我向谷龍社區流轉了100多畝的土地,但是因為一直在外地打工,土地就閑置著。2012年,我想著父母年齡大了,自…
“能源安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保障能源安全,六盤水市責無旁貸。”貴州省六盤水市委書記張定超代表說。 六盤水煤炭儲量佔貴州近1/3,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煤炭、電力、鋼鐵、建材為…
“圍繞‘雙一流’建設,結合部省合建以及做強貴州大學的戰略舉措,我校去年在人才培養、科學創新、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貴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宋寶安代表表示,“貴州大學不斷加強與貴州頭部企業的合…
這是一座橋與一個人的故事。 一橋飛架,帶來的,遠不止是跨越山谷。 它能讓一個木訥的小伙,變得侃侃而談﹔它能讓一個沉寂的村庄,變得游人如織﹔它能讓一個封閉的世界,變得融通世界。 請讓我們走進龍井村,聆聽…
一卷行李、一把鐵錘,數十年探究……中國第十一顆“金釘子”的確立,經過了研究團隊的不懈努力。2018年6月,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把全球寒武系第三統及第五階共同底界的標准層型剖面和點位建立在貴州八郎村。隨著…
從大城市回到家鄉創業,吳國邦的選擇一度令家人不解。2014年,吳國邦大學畢業留在上海,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4年之后,事業風生水起的他辭職返鄉,當起農民。 “說心裡話,走這一步和先前的設想確實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