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社長馬躍峰往日報道貴州工作期間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採編主任汪志球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黃嫻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程煥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蘇濱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陳雋逸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核心閱讀 貴州榕江“村超”自5月13日拉開帷幕后,平均每場比賽現場觀眾超過5萬人,線上直播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從“村BA”到“村超”,再到獨竹漂、賽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貴州通過舉辦群眾體育賽事…
炎炎夏日,爽爽貴陽。一場盛會,讓各方目光匯聚於此。 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如約而至。本屆論壇圍繞“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於7月8日至9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本屆論壇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
本報貴陽7月8日電 (記者馬躍峰、汪志球、程煥)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方圓775平方公裡的貴州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域,是瀕危物種黔金絲猴的棲息地。今年以來,梵淨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鬆桃苗族自治…
梵淨山上,層巒疊嶂,雲海翻涌,四方游客爭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飄香,沿河群眾以“綠”生財﹔苗嶺深處,山林如海,點綠成金,林下經濟創新拓展……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即將舉辦,今年論壇…
核心閱讀 烏江是貴州省第一大河,是貴州的母親河。近年來,貴州深入推進烏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下大力氣治理磷化工污染,全流域取締網箱養魚。如今的烏江,如一條透亮的綠絲帶,鋪展在黔中大地。 翻開貴州…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挖掘地方特色,豐富德育資源。學校應在用好校內德育資源的同時,積極用好校外德育資源。深度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生態文明資源等,激…
5月28日,為期3天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落下帷幕。短短3天,國內外政府部門代表、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圍繞“數實相融 算啟未來”的主題進行交流,吸引18萬人次參會觀展…
本報貴陽5月28日電 (記者汪志球)27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3數博會“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論壇在貴州貴陽舉行。作為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把數據作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新的重要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設立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到成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
烏蒙腹地,烏江源頭,貴州畢節黔西化屋村。山水之間,茂林深處,民居整齊有致。走進趙玉學家的二層小樓,客廳茶幾上,擺著幾盒剛制作好的黃粑。 “2021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家,和我們兩口子一起包…
“日子越過越紅火,像黃粑一樣甜咧!”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農民趙玉學忙裡忙外,喜笑顏開。這兩年,趙玉學一家的生活變化很大,兩口子以前在福建打工,2021年返鄉經營起一家黃粑作坊,還注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