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四野屯:高山出好茶 古村落里茶飘香

春末夏至,4月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高山茶园,为青杠坡镇四野屯村1550亩绿茶染上了金光。120多名采茶工人背着竹篓穿梭在茶山,忙碌地采摘着今年的最后一批春茶,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山间。
俗话说好茶不怕晚。青杠坡镇四野屯村由于地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四野屯境内,海拔1150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山气候,让这里的茶叶开采时间比其他地方晚,因此采摘时节也要长一些。
茶园里,工人们两手麻利地在茶青上游走,一兜又一兜茶叶源源不断地送往运茶车,今年茶叶的丰收,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增加村民的收入。采茶工人干玲敏说:“我采茶有五六年喽,一天收入有200多元钱,最多的一天有300多元钱,这个收入还算可以。”
满园茶香关不住,传统村落采茶忙。走进四野屯村,古色古香的木房青瓦映入眼帘,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生活物品也堆放得整整齐齐,民族特色建筑加上淳朴的民风民俗,让该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炒茶时飘出的阵阵茶香萦绕着古村落,让人陶醉。
管护工人万显强告诉笔者:“我们村茶叶总面积1550亩,从三月份开采以来,绿茶独芽采摘了2700多斤,绿茶一芽一叶采摘了2000多斤,白茶一芽一叶采摘了1500多斤,红茶采摘了3000多斤,每天有100多名工人采茶,预计将在7月份采茶结束。”传统村落里住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他们闲暇之时就会去村里的茶园务工,不管是采茶还是茶叶管护都是好手,村民万显强就在茶山管护了9年的茶叶,茶园里每一株茶树都浇灌着他的心血。
多年来,四野屯村积极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生态茶、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又助力群众增收,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杠坡镇四野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显海说:“我们四野屯村属于国家级传统村落,同时也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由于我们村这个地理位置优势,选择了种植绿茶产业,每一年除了为我们本村的村民增收以外,还带动了其他村以及其他乡镇的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除了这个产业以外,我们村还发展了红薯、辣椒、养猪、养牛等多种产业,增加了我们农民的收入。”
据悉,四野屯村去年采茶10万余斤,工资支出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60多万元,解决了当地大量闲散劳动力的务工问题。今年预计采茶15万斤,村集体经济将创收100万元以上。(图/文 胡美琳、陈敏)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