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 羊磴镇:一“路”串起百业兴

2023年03月14日09:30 |
小字号

“豆腐、酱油、蔬菜、米面、菜油……”走进在桐梓县羊磴镇桐林村,记者看到,该村村民李军正开着他的副食品销售小货车,行进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如今的羊磴镇,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赶集”买货。

说起当地的公路,羊磴镇高山村村民付汝兴回忆道:“高山村到羊磴集镇有30多公里,从前公路不通,到集镇只能步行,一来一回需要10小时左右,村民外出十分不便。”

据了解,羊磴镇地处桐梓县北部,曾为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山高坡陡,当地人戏称为“夹皮沟”。前些年,受制于交通,羊磴镇发展产业,面临着山货出不去、货车进不来的窘境,因此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2016年以来,桐梓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羊磴镇修建通村公路27条,通组公路67条,共计283.9公里,涉及全镇8村1社区,覆盖2万多群众。如今,依靠大山深处的村组循环公路网络,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收入20多万元,如今在家发展猪、牛、羊、鸡的生态养殖和酿酒,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该镇桐林村船溪组返乡村民娄方权乐呵呵地说。娄方权敢创业的底气,来自通组公路的畅通。完善的交通设施让丰富的生态资源变成了群众的“流动资金”。

据羊磴镇畜牧生产技术人员冯世洪介绍,通村、通组公路的修建有力地激活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仅在偏远高寒的高山村就养殖蜜蜂2000多箱,肉牛50多头,山羊500多只,还建起了4家乡村避暑山庄。

乡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富了村民,还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建厂。2015年,经过多方考察,羊磴镇丰富的矿产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让福建客商陈烟烟选择落户羊磴镇棉地村,从事黑石材开采。

深山里建起的工厂,将羊磴镇的“黑黄金”销往了全国各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当地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棉地村村民叶先智告诉笔者,就近在黑石材厂务工,不但有稳定的工作,还就近照顾了家庭。

公路修通了,不少村民翻新了房屋,付开勇、付开洪等20多户村民盘算起了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春暖花开,登高望远,羊磴镇青砖白墙的黔北民居依路而建,背靠青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延伸在山的尽头。(桐梓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