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硕果

人民网六枝3月10日电 (王秀芳)3月10日,记者从六枝特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该特区共荣获全国、全省及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等91个。2021年成功创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2年成功创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西部,是“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辖区内彝、苗、布依等3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52%。党的十八大以来,六枝特区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画廊六枝现代化建设民族工作新篇章。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特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或联系领导为副组长,43个区直单位通力合作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1+8+N”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重点行业等创建力度,推动创建工作在“八进”基础上拓展到进家庭、进岗位、进商圈。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持续总结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完善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建设各族人民同心守护生命线的示范家园。
聚焦全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社区(村)为基础单元,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以“平安六枝”建设为抓手,将民族事务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依法保障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以“12·4”国家宪法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为载体,深入抓好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使法治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保护神”和“压舱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