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修文视窗>>时政要闻

我要记住你的样子!记驰援大石布依族乡医护人员风采

2022年09月16日08:17 |
小字号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3名来自修文县人民医院、百信医院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为守护一方平安默默奉献……

“身为医务人员的本能,向前冲”。提及初衷,来自修文县百信医院的唐洪丹如是说道。

唐洪丹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受访者供图

唐洪丹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受访者供图

9月2日凌晨,唐洪丹和同事一道火速驰援南明区,在花果园、大剧院等区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高强度、长时间工作了4个昼夜。9月6日,唐洪丹接到撤退的紧急指令。

“回到医院休息了大概两个小时,就马上赶往了过来”。

来不及好好休息,唐洪丹和张杨沚沄以及县医院的洪永文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大石布依族乡。

洪永文入户为黄码人员采集核酸   受访者供图

洪永文入户为黄码人员采集核酸。受访者供图

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除了常规操作,唐洪丹还需要深入村组,为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上门服务。虽然辛苦而忙碌,但一切波澜不惊。

然而,9月10日的一起突发事件,却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天中午,三合村村民陈某某在第二次全员核酸中,检测结果呈阳性。

“当时情况危急,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胆子大一点的跟我一起上,唐洪丹马上主动站了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大石卫生院副院长王刚记忆犹新。

“我们的防护很到位,我很有信心”。没有一丝胆怯,唐洪丹表现得云淡风轻,似乎是讲述他人的故事。

庆幸的是,经9月11日复核,陈某某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闲暇之余,唐洪丹才有机会和女儿匆匆视频连线,欣慰的是,6岁的女儿很乖巧:“每次和她通话,她都说妈妈去打怪兽了,自己会好好听外婆的话,不让妈妈担心”。

据了解,唐洪丹的父亲是修文盛鑫出租车有限公司的一名老“的哥”,也承担起了运送核酸检测标本的任务;其伯伯是一名交警,叔叔是一名退役军人,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

“9月2日,在接到医院应急抽调20名核酸采样贮备人员的通知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天下午6点,来自修文县人民医院的洪永文便和“战友”一道奔赴观山湖区,紧急投入采样工作。

“当时我给爱人说我报名了,她说‘去嘛’!”洪永文的爱人名叫李群,系修文县人民医院门诊护士长,同样忙碌在抗疫一线。或许是彼此心灵相通,没有任何儿女情长,简单的话语饱含着理解、支持与信任。

9月6日,洪永文与其他12名医务人员一道“转战”大石布依族乡,并立即投入工作,全员核酸采样、入户为黄码人员采样、终末消毒,从黎明到黑夜,洪永文辛苦而忙碌地工作着。

“我女儿10岁,儿子才两岁,都是岳父母帮着带”。尽管家里同样需要人照顾,洪永文和妻子李群却双双舍小家,顾大家。

“愧疚肯定有,但作为医护人员,必须上,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挺身而出”。洪永文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现年21岁的张扬沚沄是13名医护人员中年纪最小的,7月份刚大学毕业,8月份才上班。

张扬沚沄参与核酸采样   受访者供图

张扬沚沄参与核酸采样。受访者供图

“2020年武汉疫情时,我正在上大学,当时感觉那些医护人员很伟大。我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我们的城市战胜疫情”。9月2日,张扬沚沄与同事一道奔赴南明区花果园,从未与病毒正面较量过的小姑娘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害怕,“刚开始心里还是很紧张,穿上防护服就不害怕了,有一种使命感的感觉”。

9月6日,张扬沚沄和同事紧急驰援大石布依族乡,一连工作了8个昼夜。

尽管父母同样是抗疫志愿者,但在爸爸妈妈面前,小姑娘却表现得异常坚强,没哭过鼻子。但在和男朋友视频通话时,张扬沚沄的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我怕爸爸妈妈担心,所以不敢在他们面前哭。在男朋友面前哭过一次,因为工作也有一些委屈嘛!但更多的是小自豪和成就感!”话语间,小姑娘的眼眶红红的,害羞中夹杂着几分欢喜。

“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和父母家人见一面,和男朋友见一面,是不是特没有追求……”张扬沚沄掩面而笑。

驰援大石布依族乡部分医护人员合影  钟正超摄

驰援大石布依族乡部分医护人员合影。钟正超摄

在疫情大考面前,坚韧、英勇的贵阳人民迎难而上,无数个唐洪丹、洪永文、张扬沚沄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让我们记住你,记住他,记住无数个挺身而出的无名英雄。

我们坚信,那个充满人间烟火味的贵阳很快就会归来,胜利终将属于我们!(钟正超)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