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花梨镇:战“疫”不误农时 秋收不负粮仓

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日前笔者在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大家在齐心奋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一个个戴着口罩的稻农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展开一幅丰收画卷。
近期以来,开阳县花梨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秋收生产,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秋收,该镇群众抢抓天气转凉且气候晴好的窗口期,奔忙在田间地头,做到防疫不缺位、秋收不误时。
收割机收割谷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的稻田里,十字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1台大马力收割机正在金色稻浪来回穿梭,一块2亩的水稻,十五分钟就能收割得干干净净。收割机收割过的地方,留下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稻茬,在收割机的尾部,稻草被粉碎成碎末撒在稻田里作为下一季庄家的肥料。收割、脱粒、装袋,一番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一粒粒金色稻谷以最快的方式被稻农们搬运回家。
正在收割稻谷。
“我们当下要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我们村坚持减少人员流动,但秋收秋种的进度耽误不得。进行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效率,减少稻农大量进入田间地头接触,更为水稻颗粒归仓、秋播秋种争农时提供了保障。”花梨镇十字村村党总支书记付昌海说道。
村民盛装谷子。
笔者了解到,花梨镇十字村2022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200亩,其中十字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农田重点打造水稻高产示范田近100亩。经测产,十字村水稻亩产量达到600一700公斤。为鼓励群众多种粮、种好粮,十字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1+N”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从统一为群众采购优质水稻品种、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与群众签订协议以高于市场价3-4毛/斤的单价向群众收购稻子、采用无人机为水稻施肥、以低于市场价50元/亩的价格为群众收割水稻等方面直接让利于稻农,提高稻农种植积极性。
近年来,十字村依托村内土地肥沃、土壤含硒、生态良好等优势,打出、打响了“十字硒香米”的口号。
下一步,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将持续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造血干细胞”。(图/文 黄陆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