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记忆中的青云路夜市

青云路夜市,位于纪念塔左侧,是陪伴了贵阳人近30年的一条美食街,它承载了无数贵阳人和外地游客的美好记忆。谈起曾经的青云路夜市,如今83岁的何永香老人记忆深刻。
青云路美食。
何永香老人居住在青云路101号,从搬到这里起,至今已在青云路居住了近40年时间,也将青云路夜市一步一步的发展变化看在了眼里。
“最开始的时候,整条街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大家不只是晚上摆摊,白天也有人在摆摊。”老人回忆说,数十年前的青云路夜市并没有很规范的统一管理,摆摊比较自由,只要有空位,就有摊位的存在,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哪个想摆就摆”,无序的摆摊模式也使得这里不时会发生“争抢摊位”的情况。
“大概在20多年前,这里还有公共汽车经过,又是摊位、又是行人,环境别提有多复杂了。”对于青云路夜市最初的印象,老人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乌七八糟”。老人说,后来,政府为这些零散的摊户修建了统一的餐车,又有专门的人员对这里进行规范管理,环境和秩序倒是变得好了许多,但还是比较嘈杂。
青云路道路(街巷)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工人正进行支线过街作业。
在老人的印象里,曾经的青云路夜市就是“食杂一条街”,在这里不仅可以买菜,还能吃到各色小吃。虽然比较杂乱,但也因此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了具有满满“烟火气”的地方,在为经营者们谋得一份生计、为本地食客提供一份生活满足的同时,也为外地游客打开了一扇认识贵阳的窗口。
然而,对于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夜市经营产生的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系列问题,让大家不堪其扰、头疼不已。“晚上非常吵闹,因为来这里的人都是四面八方的,治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何永香老人说。
为彻底解决青云路夜市存在的系列问题,2020年,省、市、区在深入研究后,决定对青云路夜市进行“退街入室”。今年,南明区继续推进对青云路改造提升工作,以进一步完善青云路商业业态,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同时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让市民居住得更安心、更舒心。
青云路沿街墙面提升改造施工建设现场,工人正进行外架搭设加固。
“虽然现在还在修建改造当中,但是看起来确实是亮堂多了,环境卫生也好了许多,觉得清爽了。”自青云路实施改造提升以来,何永香老人也真切感受到了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她和大家一样,也在期待着改造后的青云路步行街的惊喜亮相。(文/图 张雪建、赵松、崔娣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