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社会民生

快来看看贵州省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风采

2021年07月07日18:2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日前,贵州省司法厅公布了贵州省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快来一睹其风采。

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

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

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区域总面积0.96平方公里,共3800余户,1万余人。金元社区在省市区法学会及金阳街道党工委、金阳街道办事处的统筹下,积极落实“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一是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依托广场LED大屏、法治雕塑、宣传展板、立体橱窗、法治宣传液晶显示屏、互动触摸屏等设备设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二是做好公益法律服务,依托律师志愿者队伍,为居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等。三是加强普法宣传,依托律师志愿者队伍,定期对辖区居委会、企业、居民群众开展法治培训,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贵阳市息烽县希望居委会

贵阳市息烽县希望居委会。

希望居委会成立于2016年11月,有7个成型小区院落,目前有住宅楼83栋101个单元,住户2500余户7800余人。该社区紧紧围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一是强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辖区物业、自管会、业委会、文艺队伍、网格员作用,与群众形成良好的共存关系。二是健全民主选举制度。着力抓好民主选举环节,推选出有干劲、敢担当、讲奉献的居支两委。三是发扬民主决策。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居重大事项都必经居两委会谈论研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四是推进民主监督。设置固定的党务、居务公开栏,严格落实居务、党务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五是做好民主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辖区LED屏、宣传栏、小喇叭、横幅等方式,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六是做好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员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到矛盾纠纷提前干预,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

遵义市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

遵义市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

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围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将文明实践和依法治理、村民自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把提升群众的内生动力作为巩固基层民主自治及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突破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和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打造为契机,发挥阵地堡垒作用,使之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文化及矛盾纠纷调处的主阵地。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特殊事件节点,发动群众自行组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活动,使法治文化和乡风文明贯穿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经过建设,目前该村乡风文明程度高,针对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闹婚等陋习治理成效显著。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

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围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把民主法治建设与乡贤文化、“沙滩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加强村委、村监委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制度,全面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深入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2017年沙滩村被新蒲新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沙滩村分别获得遵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最美乡村、贵州省村规民约示范村、全国市级文明村等称号。

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

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

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成立于2018年12月,是县内最大的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共2100余户8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00余户7700余人。社区实行“街道+社区+网格+楼栋”的四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搬迁群众的精准服务管理,有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辖区内拥有企业 2家,专业合作社1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的主要做法: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辖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道路。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完善技防设施,使搬迁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四是全面完善文化服务,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盘水市水城区鸡场镇旗帜村

六盘水市水城区鸡场镇旗帜村。

六盘水市水城区鸡场镇旗帜村围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充分认识到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只要关系村民切身利益,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征求群众意见。旗帜村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田间地头院坝会”、建立以小组长为群主覆盖全村的微信群等以“拉家常、促感情”“讲政策、促公平”为主要目的,采取讲政策、谈感受等多种方式,吸引村民积极参与各项事务,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维护村团结稳定奠定了坚实的民生基础。通过不断的法治宣传教育,旗帜村法治、德治文化氛围浓厚,连续多年没有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

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位于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的河谷地带。苗族居住率96.7%,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村两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一是完善化屋法治乡村建设体系。制定细化法治乡村建设责任清单,全县6家律师事务所和相关股室每月轮流到村开展2次值班。二是从宣传教育入手,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三是培养法律明白人,助力法治乡村建设。现已培育5名人民调解员和10名法律明白人,围绕农村农民常用法律法规,开展学习培训。四是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推进民主管理。编制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并健全监督制度,依法公开村务、党务和财务。

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

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

青年湖村隶属于万山区高楼坪乡,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共辖21个村民小组。围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一是优化村党组织基础。把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公开制度、法治建设、经济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一起抓。二是抓好阵地建设。设立法治图书室、村务公开栏、法律援助联系点等阵地,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律顾问”,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法律知识、咨询法律专家。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有效利用法治文化墙、新时代大讲堂、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法治教育。四是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为解决纠纷而调解向深挖矛盾根源、排除不稳定因素的结合调处转变。青年湖村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左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寨。

铜仁市云场坪镇路腊村

铜仁市云场坪镇路腊村。

云场坪镇路腊村位于铜仁市碧江区东北部,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路腊村是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洞匪文化、汞文化等人文景观与喀斯特地形地貌的自然景观相融的乡村旅游景点。该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坚持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坚持把群众法治意识、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群众福祉的“面子”同步推进,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近年来,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境内万亩野樱花享誉全省,被评为“贵州省十佳春季赏花地”。

黔东南州雷山县格头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格头村。

雷山县格头村位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2020年被评定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该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以“法治+旅游”“法治+民族文化”“法治+村民自治”为抓手,为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格头村两委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注重学习和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村民自治。几年来,该村无刑事案件发生。定期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向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经济能人提供法律服务,为茶叶、黑毛猪、稻田鱼、天麻等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芦笙场、风雨桥、长廊等休闲场所设立民法典宣传栏,增强群众和游客对法治文化的体验感。

黔东南州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

黔东南州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

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成立于2019年7月,位于县城新规划区商贸集聚中心,共安置移民1000户5089人,全部为零星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居委围绕“让扶贫搬迁人员搬得出、留得下、富得起、说话做事守规矩”为目标,通过依托现有基层党建、公共文化设施、法治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开展以案普(释)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社区建有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配有社区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培育有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引导社区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诉求,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氛围。

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

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

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 一是统一思想,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三是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要求,村委会与14个生产组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14个生产组又与817户农户签订责任书。同时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治保调委会的职责》《村规民约》等36个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有章可循,管理规范,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黔西南州安龙县春潭街道双龙社区

黔西南州安龙县春潭街道双龙社区。

黔西南州安龙县春潭街道双龙社区是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一城三区”安置区中重要组成部分,已安置搬迁新市民1356户6728人。双龙社区围绕“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依靠和发动社区新市民,深入开展法治社区建设工作。设立双龙小镇综治服务中心,统筹治保、调解、普法、帮教、消防巡逻、治安巡逻、法治巡防、风险防范等法治创建职能;把学校和新市民文明实践站作为法治教育的宣传阵地,利用群众会、普法讲座、微信平台、入户教育等方法,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与社区警务室联调机制。自2018年10月份搬迁入住以来,社区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一直维持着零上访记录。

黔西南州贞丰县双峰街道茶林社区

黔西南州贞丰县双峰街道茶林社区。

黔西南州贞丰县双峰街道茶林社区是贵州省14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示范点之一,安置搬迁群众1185户5577人。社区坚持从建章立制入手,夯实民主基础,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联户联防责任人作用,形成协同治理。实行“居务公开、制度公开、财务公开”,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实行依法民主决策,提高社区管理民主法治化。法治宣传专栏定期刊载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公检法等机构经常来到社区上法律辅导课,建立起一支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居民讲法制课,在社区图书室配置法律图书,免费对居民开放,经常性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护能力。(贵州省司法厅供稿供图)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