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20年的“五一”假期是我国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小长假,全省旅游市场迎来潜力进一步释放的良机。各景区作为全省旅游市场最重要的一环,在继续做好常态化防控前提下,针对游客和市场的各种痛点、堵点、难点,将工作抓实、抓细、抓深,全力以赴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坚决用细心换来游客安心、市场信心。
用“细心”换“安心”,全省景区立足当下,想游客之所想,解游客之所急。
当前,公众因疫情而受抑制的旅游需求正在恢复,“五一”假期将会迎来疫情过后的旅游井喷,如何让游客游得安全、玩得舒心,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全省各景区无疑面临一场“大考”。
面对这场“大考”,全省各地精心部署“五一”假日旅游市场和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站在游客的角度,从及时发布景区预约、车流、客流实时数据、关停情况,全面检查旅游特种设备及景区内部道路、车辆、护栏、水上游乐设施等的安全状况和运行情况,排查和梳理各类风险隐患点,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等方面,全力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将会向游客,向市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用“细心”换“信心”,贵州铆足了劲,全省旅游潜力亟待释放。通过早谋划、早支持、早推动,贵州旅游市场恢复取得阶段成效,此次小长假的到来大大提振了全省旅游市场信心。全省景区积极推出免票政策、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措施,同时倡导大家“进乡村、进田园、进自然、进基地”。通过细致入微的政策,用景区细心换市场信心。
见微知著,景区的工作做得越细、越深、越实,最后换来就是游客安心、顺心、舒心以及市场的信心。我们惊喜地看到,全省景区不断优化旅游环境,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在这个特别的“五一”长假,把最美的多彩贵州呈现给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