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世紀城街道:守好傳統文化致力社區教育

“傳統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對應‘天圓地方’……”今年夏天,在觀山湖區世紀城街道“閱·世紀”城市書房,100余名小朋友參加社區教育活動現場制作筷子,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筷子。
“原來一雙筷子裡蘊藏著這麼多的文化與智慧,在制作筷子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能培養了耐心。”參加活動的謝承佳小朋友表示。
世紀城街道轄區有21個社區(村),在觀山湖區屬於人口密度高的街道。在一個規模如此龐大的街道,如何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滿足轄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該街道的關注重點。為此,近年來,世紀城街道立足實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整合轄區各類文化資源,努力為轄區居民創造高品質文化教育服務。
孩子專心致志地完成制作筷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打磨。
“開展社區教育,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社區,課程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著眼於實際,對社區現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進行搜集、分類、篩選和創新,發掘其課程價值,並逐步轉化為社區教育課程。”世紀城街道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任張麗娜介紹道,工作中,圍繞群眾需求,以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站)、文化小廣場、“閱·世紀”城市書房、社區養老服務站等為陣地,組織開展國畫、相聲、圍棋、書法、茶藝、剪紙、古琴等各類課程,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有效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參加“暑期公益課堂”籃球班的孩子在“開筆”禮活動上表演花式籃球。
暑假,不少家長卻因孩子的“看護難”問題而犯愁。在此期間,世紀城街道結合社區教育特點,根據青少年成長需求,特別開辦了社區教育之“暑期公益課堂”,設置編程、籃球、國畫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內容,幫助轄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青少年“暑”有所樂、“暑”有所學。
今年秋季開學前夕,在一場意義深遠的傳統“開筆”禮活動上,“暑期公益課堂”的孩子現場展示了花樣籃球、編程機器人、書畫課等參加公益課堂的學習成果。
“開筆”禮活動現場,孩子們誦讀《三字經》。
與此同時,世紀城街道轄區40名小學新生在“開筆”禮活動現場身著漢服,手持毛筆,認真專注地書寫著他們人生中簡單而意義深遠的第一個漢字——“人”字。
“這是孩子們的第一課,也是我們的重要一課。通過再現傳統優秀文化,讓普通的日子變得有意義。”家長趙先生介紹:“參加開筆禮可以讓孩子在接受現代教育的同時感受傳統習俗,汲取尊師愛學的思想精華,做知禮、懂禮、守禮的小學生。”
“開筆”禮活動現場,老師為孩子點朱砂、開智。
如今,通過創新與傳承,各種特色傳統文化正融入世紀城街道的社區活動中。截至目前,該街道共開展社區文化教育活動53場,舉辦“初綰雲鬟·漢服文化節”、啟智立德“開筆”禮展演等大型文化教育活動2場,開展暑期公益課程30場,累計參與人數2000余人次。
美食烹飪課走進嘉禧社區,西點師現場教授居民制作冰皮月餅。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開展好社區教育傳統文化課程,推動傳統文化走進社區、走進家庭、走進校園,守好傳統文化的‘根’與‘魂’,讓傳統文化在社區教育中‘實’起來、‘活’起來、‘亮’起來。”張麗娜表示。(文/圖 陳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