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平塘縣冬茭試種成功
貴州:“茭”出致富新答卷
一大清早,平塘縣浙黔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農產品儲藏專用冷庫內外盡是忙碌的身影。完成分揀、裝袋、編碼后,一滿車白綠相間的冬茭裝車啟程。“浙江老板買了20噸冬茭,今天得先給人發走10噸!”公司總經理周春紅臉上掩不住笑意。
平塘縣浙黔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冬茭田。人民網 李麗萍攝
“夏茭求著買,冬茭不愁賣,這句話真沒錯。”看著貨車逐漸消失在道路轉彎的地方,周春紅感慨道。2022年,周春紅經招商引資進入貴州省平塘縣塘邊鎮新街村發展茭白產業。一年下來,她發現茭白的市場需求量雖大,但大多數時間賣不起價,這讓她犯了難。
“或許可以試著種一種冬茭?”周春紅腦子裡迸出這個想法。新街村海拔低、氣溫高,適宜種冬茭。憑著對茭白栽培技術的了解和對市場行情的把握,敢想敢做的周春紅決心一試,以尋求一條新的發展路子。
說干就干!7月,定植冬茭茭苗﹔10月,採收提上日程。綠浪翻涌間,周春紅走進冬茭試驗田,拿出小刀割下一根冬茭,利落地切去頭尾、剝開表皮,白嫩的“果實”顯露出來。“成功了!”站在100多畝試驗田中間,周春紅激動地高呼,眉眼間盡是收獲的喜悅。
村民正在將冬茭裝袋。人民網 李麗萍攝
“我們叩開了反季節茭白種植的大門!”談及冬茭試種成功的意義,周春紅表示,種植冬茭可形成季節性的交叉互補,延長當地茭白的採收期,更關鍵的在於,冬茭可填補茭白市場空檔期,不僅因此單價更高、利潤更大,還有助於開拓、搶佔更廣闊的市場,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連日來,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穿梭於田間收割冬茭。“今年秋冬能割兩季冬茭,我就能多賺幾個月的錢哩!”說罷,新街村村民鄭興秀俯下身子,繼續採割冬茭。新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毅介紹,由於發展冬茭產業,附近村民的務工時間將從原來的每年4個月,延長為10個月,基本可實現當地群眾一年四季有活干、有錢賺的目標。
站在冬茭試驗田邊,周春紅與楊毅算起了賬:100畝冬茭、畝產4000斤、每斤售賣3.5-4元,每畝地的效益較之前可提升2000-3000元。擴種!二人不約而同地提出了擴大冬茭種植面積的想法——將公司目前400畝茭白地全部用於種植冬茭,再另尋、流轉新的田地種植美人茭等其他品種,共識初步達成,正待實踐。
村民採收冬茭。平塘縣浙黔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另一頭還有一筆賬。按照“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公司以800元/畝的費用流轉農戶土地,農戶每日務工可賺取85-120元不等的工資,每年務工人次將從2萬人次增加為3萬人次,合作社通過為公司提供勞動力、對接商業合作等方式獲得提成……“這對村裡、鎮上來說也是一件莫大的好事!”楊毅直言。
親眼見証了公司發展冬茭的實效,平塘縣農業農村局加入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進程。平塘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尚培表示,從品種選育到技術研究,再到品質提升,該局正計劃為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加強項目申報,助推冬茭成長為新的優勢農產品品種,並進行推廣種植,促使茭白產業提質增效,逐步成為平塘縣助農增收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之一。
盡管現如今平塘縣種植茭白的農戶、企業寥寥可數,但周春紅認為,冬茭或將成為一個“突破點”,讓“像稻不是稻,叫瓜不是瓜﹔葉中包白筍,人人愛著它”這個謎語在平塘縣、甚至周邊地區廣為傳播。
剛採割下的冬茭。平塘縣浙黔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這兩天,冬茭的第一季採收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暢想明年開年時的第二季豐收期,周春紅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來年採收完了,我們先挑選一批優質冬茭暫存冷庫,等春節前夕冬茭價格翻了番,再拿出來賣!”她笑著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