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稅務助力“小辣椒”變身“大產業”

初秋八月,正是辣椒豐收的季節,畢節市各個辣椒種植基地內,一排排的辣椒長勢旺盛,猶如一串又一串火紅的燈籠綴滿田野,採摘的農民穿梭在辣椒田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一大早,在百裡杜鵑仁和鄉的紅勝火辣椒基地內,當地村民宋光鵬已經開始工作,“今年三月辣椒播種以來,我每天都能拿到100塊的工資,工作不累,離家又近,來回不過半個小時的距離,照顧家裡老人方便太多了!”宋光鵬很滿意這份在家門口的工作。
金沙縣稅務局干部在冠香坊開展調研。童霖攝
據了解,近年來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的模式大力發展辣椒產業,辣椒育苗、種植、管理、採摘環節都有仁和鄉本地的大量農戶參與,隨著辣椒採摘季到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到家門口就業。
“今年,我們總結辣椒種植經驗,提高專業化種植水平,畝產預計可達3000公斤。除去成本,按照保底價每斤1.8元算,每畝地的收入約5400元。”仁和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韓龍富介紹,訂單辣椒具有前期投入小、種植周期短、收購價格有保障的優勢,如今,仁和鄉已經成為了百裡杜鵑管理區辣椒的主要產地之一,實現了辣椒種植的規模化,種植辣椒5200余畝,不斷推動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我家的辣椒畝產有4000斤左右,按照市場目前收購1.8元每斤的價格來算,每畝收入也至少有7000塊。”仁和鄉村民宋大祥開心得合不攏嘴,“現在國家稅收政策越來越好,稅務部門對我們的服務也是越來越貼心,稅務干部不僅把稅收政策直接送到我們手裡,還深入田間地頭,關心我們的收成,了解我們的情況,讓我們很感動!”
稅務人員在金沙冠香坊公司開展辣椒加工情況調研。童霖攝
辣椒是我國第二大蔬菜品種,因其營養豐富、滋味鮮明、色香味俱全,深受消費者喜愛。良好的生態造就了貴州辣椒一些獨特的品質,比如富含香橙烯、檸檬烯等香味物質,辣味適中、香氣濃郁。近年來,貴州將辣椒作為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重點發展,穩規模、提品質、強企業、樹品牌,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條。貴州多層次多維度推進辣椒品牌建設,品牌體系初步形成。全省辣椒產業共有遵義朝天椒、大方皺椒等10個國家地理產品品牌、1個省級公共品牌、4個辣椒區域公共品牌和311個辣椒企業品牌。目前,全省辣椒種植面積達520萬畝,產量770萬噸、綜合產值在850億元以上,帶動140萬椒農增收。目前貴州已培育壯大辣椒重點企業300余家,生產七大系列70多個品種,“小辣椒”已成“大產業”,貴州辣椒也在百姓“無辣不歡”的飲食習慣中孕育出“香辣天下”的產業發展勢頭。
企業有發展,稅務有作為。為助力地方特色辣椒產業發展,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畢節稅務部門通過“落實政策+精准服務”,充分發揮青年干部生力軍作用,成立了稅務助農服務隊,把納稅人“學堂”開到田間地頭,講解好國家出台的一系列助力特色農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持續聚焦辣椒產業特色品牌推廣落地不放手,開展“問計問需”走訪,“面對面”宣傳,幫助企業應享盡享稅費優惠政策,讓稅惠紅利成為助力“小辣椒”變為“大產業”的“興旺經”。
圖為稅務駐村第一書記進戶了解產量幫助聯系銷路。張泉輝攝
灣子辣椒是畢節市金沙縣獨有的特色辣椒品種,由於種植地木孔鎮的土地以火石地居多,該品種的辣椒不僅口味香辣,還具有豐富的有益礦物元素,是當地的主導產業之一,在市場上備受青睞。
“做灣子品牌的辣椒制品已經有十多年了,我們公司能夠穩中向上發展至今,離不開稅惠政策的支持,稅務人員總是及時為我們帶來辣椒種植、收購、出售等環節涉及的全鏈條稅費優惠政策,近3年來,我們共計享受稅收優惠7.6萬元。”貴州隆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袁發倫談道,“得益於政策支持,目前我們公司共有籽皮分離機、粉碎機、洗瓶機等多種辣椒加工專業設備近40台,辣椒加工、生產、銷售全產業鏈條愈發成熟,形成了油辣椒、泡辣椒、辣椒面等3類系列產品,年銷售額都在800萬元以上。近年來也是榮獲‘貴州省名牌產品’‘畢節市重點龍頭企業’‘金沙縣十大名優特產’等榮譽稱號,真是非常感謝稅務部門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幫助和支持。”
“每次有新的政策出台后,稅務部門總是第一時間送上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政策紅利的‘稅力量’為我們企業保駕護航,有力緩解了我們的資金難題,助推了我們企業乘風破浪、帶貨出深山。”談及稅務部門的幫助,專門從事電商服務的威寧益民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馬警紅表示,“今年以來得益於淘寶、抖音、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台的推廣銷售,我們每次活動發票用量倍增,稅務干部們就上門指導我們網上申領發票,隻需要輕輕一動手指,快遞就能快速送貨上門,相信在稅務部門持續的精細服務下,我們的電商辣椒能賣得越來越好!”
“小小的辣椒連著農戶和農業,是帶領村民增收致富鼓起群眾的‘錢袋子’,推動農村就業穩定的‘增收路’。”畢節市稅務局局長張進表示:畢節稅務將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持續聚焦涉農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和難點,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名片,給納稅人繳費人帶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張洪娟、朱泫粼、童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