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黔北民居看湄潭鄉村振興新景

從率先實施村庄規劃“一圖一表一說明”,到全面推進村庄建設“七改一增兩處理”﹔從黔北民居“七要素”全覆蓋,到村庄治理“寨管家”“紅白理事會”全覆蓋﹔從村民自發唱響花燈戲《十謝共產黨》,到“有個地方叫湄潭,美得天然小江南”的悅耳傳唱……空氣清新,山水如畫的湄潭縣,一直是貴州省遵義市出經驗、出示范、出典型的地方。
無論是平日裡,還是周末時,湄潭縣的美景美食都是社交媒體上的“網紅”。尤其是掩映於黔山秀水裡的一座座村庄,不僅是一處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而且也是全國各地許多縣(區、市)同志紛紛前來的取經學習地。“來湄潭當一個幸福的農民!”如今早已不只是一句宣傳廣告語,而成為不少人內心憧憬與向往的現實寫照。
一
昨天的黔北,聚焦鄉村民居,以“四在農家”為抓手,讓遵義美麗鄉村聲名遠播,舊貌換新顏。
今天的黔北,積極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為抓手,正在持續深化鄉村建設,著力從建設鄉村向經營鄉村轉變,全力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特別是持續20年推進黔北民居建設以來,湄潭縣已累計建成黔北民居10萬余棟,農村居住條件改善率達98%以上,逐步實現“家家戶戶可看、村村寨寨可看、全域處處可看”的美好願景。
打開手機的高德導航,輸入“戶曉”二字,湄潭戶曉民宿排在搜索第一位。“每一處都有想拍照的沖動,露台非常漂亮”“很文藝清新的一處民宿,房間寬敞,干淨整潔,布局合理”等好評不斷。
近日,筆者走進位於湄潭縣魚泉街道新石村偏岩塘組的戶曉民宿。老板張曉正在和游客交流,商議周末包場全部房間的事宜。
黔北民居。
說起黔北民居變民宿,張曉有說不完的話。她說,2017年9月,召開第三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召開。從會上了解到家鄉湄潭的巨大變化,因此萌生了回家創業的想法。
新石村村民鄒建紅的黔北民居坐落於依山傍水、交通便捷的魚泉街道偏岩塘一隅。張曉和她的團隊多方考察后,計劃選擇鄒建紅的黔北民居,投資改建為鄉村民宿。
“就這樣,我們先后投入279萬元租用農民空置民房打造成高端民宿,並辦理了湄潭縣第一本《農村宅基地經營權証》,戶曉民宿成為湄潭縣第一棟通過盤活閑置資源,讓黔北民居變民宿的房屋,為全縣民宿產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張曉說,除了讓黔北民居的房主每年都有穩定的財產性收入外,還積極帶動該村多名村民就業。如今,到戶曉民宿一年入住5次以上的游客佔20%左右。
山抹微雲,翠林綠屏。在水之湄,溪似翡翠……湄潭縣良好的生態環境持續吸引著各方游客紛至沓來,不斷傳播的美譽、涌來的人流,也讓該縣魚泉街道偏岩塘成了鄉村民宿日漸發展的集中地。截至目前,當地已發展20余家的鄉村民宿。戶曉民宿隨著“回頭客”的不斷增多,還租賃了周邊群眾鄒禮星的閑置空房,並改建成兩室兩廳的特色套房,幫助群眾每年穩定增加財產性收入超萬元。
據了解,湄潭是“雲貴小江南”,森林覆蓋率66.1%,平均氣溫15.1℃,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99.7%。這裡有魚肥水美的十裡桃花江、風光旖旎的百裡湄江畫廊、碧波蕩漾的60萬畝生態茶園、獨具特色的天下第一壺、匠心獨具的10萬棟黔北民居等等美景,還有交相輝映的紅色文化、浙大西遷文化、茶文化,旅游發展,特別是鄉村旅游發展潛力巨大。
二
再把視線聚焦到擁有大溪溝濕地、多級水體的興隆鎮梁橋村。這裡的群眾也不斷享受到民居變民宿帶來的紅利。
“我們的大溪溝民宿館從去年開始營業的,目前來的都是‘回頭客’居多”。村民鄭繼賢告訴筆者,租賃群眾的閑置房屋后,投入近100萬元改建15間房的鄉村民宿,不僅配置了獨立的衛生間,還有現代化的廚房。目前,還計劃擴建一間能容納30人同時就餐的房間,並配置話筒、音響等設施,更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另一位村民朱應喜也是民居變民宿的受益者。他們家位於大溪濕地三四級水體區域,他給自己的農家取名為“湖畔人家”,並打出了梁橋生態魚、特色農家菜的招牌。
“前一段時間一名廣東來的游客剛住滿3個月走了,另一名從重慶來避暑的游客就把房間續上了,新游客也打算住好幾月。”朱應喜笑著說,雖然我家的房間不多,但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是住滿的。一個月1500元房租,到現在已掙了1.8萬元。
黔北民居。
目前,朱應喜的兒子朱洋洋也從外面打工回到家裡,一邊積極參加村裡組織的各類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自己能力水平,一邊安心打理湖畔人家的鄉村民宿。他們一家人計劃好好把空房全部啟用起來,並研究適時推出更多招牌特色菜,讓前來休閑的游客住得更安心、吃得更放心、玩得更舒心。
群眾發展鄉村民宿的堅定信心決心,來自於當地黨委政府用心用情的工作。“我們將緊緊圍繞自身的水生態環境優勢,大力打造全鎮的鄉村民宿示范帶。”興隆鎮黨委書記梁曉進對此充滿信心。
他認為,大溪溝濕地是興隆鎮的一塊寶藏,不僅有一二三四五級落差水體,還有天然游泳池,近8畝的自然平地水體,是一個特別適合發展鄉村旅游的地方,我們因地制宜保護好生態環境,堅持科學規劃為引領,扎實做好相關村庄規劃,並計劃在不同區域間,增加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娛樂項目等,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基本需求。全鎮128間閑置房屋資源,預計有50間左右可轉化為以群眾為主體的鄉村特色民宿。
“庭院美、自己干,村寨美、大家干,田園美、能人干,全縣美、齊心干。”遵循這一理念,湄潭縣在推進民居變民宿的實踐中,各地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斷整合資源力量,優化利益聯結,全力打造貴州最美鄉村和西部共同富裕示范縣。
目前,全縣根據縣內自然景觀、人文環境、村庄條件等,出台民宿發展路線圖,明確重點發展區域,並結合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謀劃建設水美鄉村民宿帶(群),形成目標明確、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精品民宿集群。
三
湄潭作為典型農業縣,重點難點在農村,潛力后勁也在農村。現在酷暑難耐,民居變民宿不僅應時應景,而且也是撬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
目前,魚泉街道金橋·斗門印象農旅小鎮通過“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發動群眾力量,整合閑置農房及勞動力資源,打造了集特色美食、文化創意、田園觀光、親子研學、紅色教育、產業發展於一體的互動式、沉浸式“三產融合”農旅小鎮。今年開業首月吸引游客5.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6.2萬元,帶動群眾和村集體經濟分別增收16萬元、5萬元。
讓沉睡的資源被喚醒,有效盤活農村農房、山林、土地、森林等資源。湄潭縣充分發揮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平台優勢,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重大政策機遇,深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工作,結合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謀劃建設水美鄉村民宿帶(群),積極引導農戶自主經營或入股分紅,大力引進市場主體參與鄉村經營,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
此外,還將深入開展“一畝一証”茶園經營權流轉改革試點,全面建立現代化茶園管護、銷售體系,帶動814戶茶農畝均增收900元以上。同時,通過“雙培養”“雁歸興湄”等工程,大力實施“百村萬名‘新農人’”計劃,培養市縣兩級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鄉村振興后備人才700余名,培育懂技術、愛鄉村、善經營的“新農人”221名,著力解決勞動力缺乏及年輕人不懂農業、不會農業問題。
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湄潭縣委書記沈建通表示,為實現農村資源資產效益最大化、促進農民增收,我們圍繞建設中國鄉村休閑游首選地,逐步推動黔北民居變民宿,實現農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縣規劃建成美麗鄉村示范點216個,培育3A級以上景區9個、省級及以上鄉村旅游示范村6個,民宿(含鄉村賓館)127家,榮獲“全國茶旅融合十強示范縣”“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縣”“中國鄉村休閑游首選地”等稱號,興隆鎮龍鳳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魚泉街道金橋村擬入選第五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不斷傳播的名聲與持續關注的積澱,為湄潭縣帶來了許多贊譽,也讓黔北民居成為遵義鄉村極有“含金量”的代名詞。
黔北民居變民宿。
如今與時俱進的黔北民居,步入鄉村特色民宿的“新賽道”,將持續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深入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注重多業融合提升發展質量。堅持“三產聯動、多業融合”的發展理念,加大對全域旅游的推廣宣傳力度,大力推進“精品民宿+”,突出獨特的文化審美和鄉情鄉趣,形成一批以文化、娛樂、節慶活動為主題,與景區旅游、文化體驗、農產品銷售相結合的精品化民宿,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湄潭民宿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的核心賣點,加快建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五彩斑斕的中國鄉村休閑游首選地。
更為重要的是要立足改革優勢激發發展活力,深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兩項試點”,全縣37.21萬農民全部認定宅基地資格權,並鼓勵村集體或農戶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發展鄉村民宿、創意辦公、電子商務、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引進國有平台企業、城市經營主體採取“農房入股、市民投資、平台運營”模式流轉閑置農房打造高端鄉村民宿,不斷盤活閑置黔北民居,答好“康養到貴州”的湄潭答卷。(文/李培鬆 圖片由遵義市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促進群眾體育實現更大發展(大家談·一起來想一起來干㉒·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最近一段時間,“村BA”“村超”等“村味”體育賽事引發熱議,鼓舞了各地辦好群眾體育運動的熱情。…
- 保障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辦實事 解民憂)
- 核心閱讀 實施特崗計劃,充實基層教育師資力量﹔推動營養改善計劃提質,確保孩子們吃得放心開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讓更多農村學子擁有“一技之長”……近年來,貴州省實施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障農村孩子上好學、能就業。 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孩子們告別跋山涉水的上學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實驗小學,食堂新增一道白灼大蝦菜肴,深受學生們喜愛﹔在畢節市納雍縣中等職業學校,企業技能大師受邀講學,課堂場場爆滿……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深入調查研究,實施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通過充實基層教育師資力量、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進一步升級、職業教育擴容提質等措施,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障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能就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