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省氣象局:“5G+靶向發布”讓氣象預警迎來春天

2023年07月19日20:15 |
小字號

氣象事業關乎國計民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以人工智能、5G、物聯網、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為建設氣象強國提供了廣闊的創新思路。《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提出,要推動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技術在預警信息發布中的應用。在貴州,一項“5G+靶向發布”的融合應用正在讓地方氣象預警迎來春天。

2021年,中國氣象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氣象災害預警短信精准靶向發布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在貴州等地開展試點,推動利用通信大數據平台精准靶向發布預警短信,解決短信發布的時效性、精准度等問題,努力實現預警信息發布到村到戶到人。“5G+氣象靶向短信觸發預警”是貴州省氣象局在融合手機定位和5G技術基礎上,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向定點地區重點人群精准推送的發布服務。該探索利用了5G高速傳輸、低延遲和大容量的特點,通過建立多媒體信息、短信小程序、普通短信等信息發布傳播矩陣,拓展氣象災害預警消息傳播形式,實現多場景5G氣象消息發布,打造移動氣象信息站,有效提高了信息通信網絡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能力,以信息化手段切實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5G助力實現氣象預警秒級靶向發布

今年6月,貴州經歷了3次強降雨天氣,“5G+氣象靶向短信觸發預警”迅速響應,全省63個縣氣象台發布暴雨橙色和紅色預警109次,覆蓋658個鄉鎮的644萬名用戶,靶向發布發布時效最短可達6秒。6月18日至19日全省大范圍暴雨天氣過程中,啟動靶向發布49次,覆蓋364個鄉鎮2846142人,緊急避險及轉移安置2853人。

“以往的紅色預警採用全網分區方式發布,部分手機用戶接收時間超過3小時,經人工處理的靶向發布時長最短可達12分鐘,而‘5G+氣象靶向短信觸發預警’讓預警信息推送效率有了質的提升,可為地方政府和公眾防災減災救災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撐。”貴州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科長蘇靜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較於災害性分區全網發布方式,預警發布時效從“小時”量級提升至“秒”級,發布范圍從整個縣域精細化到鄉鎮,發布對象從“屬地省內靜態用戶”延伸至“實時全國動態用戶”。有效解決了傳統分區全網發布存在時效性跟不上、需要的群眾沒收到、收到的群眾不需要、覆蓋用戶存在盲點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蘇靜文介紹,基於5G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平台,通過不斷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時效和靶向精准度,充分發揮了手機短信靶向發布在汛期服務中的最大化效益。今年6月1日,該平台成功與多部門無縫對接,貴州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已完成“氣象災害預警手機短信靶向發布系統”和“新一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對接,實現氣象預警信息秒級靶向發布。未來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將在精准性、時效性、權威性、可視化、現代化和信息化上得到大幅提升。

創新探索5G融合應用樹省級示范

6月30日,貴州省大數據管理局、貴州省通信管理局公布2023年第一批5G應用場景示范項目,貴州省氣象局申報的“基於5G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平台項目”榜上有名。據了解,該平台具有靶向發布、個性定制、動態監測、可視預警、氣象預報等功能,在強大的5G通信技術支持下,通過精准的氣象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環境和資源保護、城市治理。同時,這個過程中的開放接口和數據共享機制也促進了數字包容和信息共享,成為傳統政務信息化融合應用的又一生動實踐。

“基於5G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平台”基於5G﹢融合通信、物聯網、大數據、無人機等技術,為氣象服務中心在應急值守、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等應急事件的預警、接報、分析、研判和處置等工作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對提高全省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形成省市縣一體化的城市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架構具有基礎性作用。蘇靜文表示,該平台可以有效助力未來構建“5G+城市運行+氣象”服務發展格局,形成城市“智慧氣象大腦”,建設城市“氣象+”多維應用數據集和智慧城市氣象保障產品體系,持續完善氣象信息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全方位、全天候”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5G+靶向氣象服務平台項目在推廣應用市場上具有廣闊前景。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以及對實時、精准氣象數據的不斷需求,該項目將在國內外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國內外的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為該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這將帶來巨大的商機和經濟效益,推動氣象服務行業的創新和發展。”蘇靜文說。未來,貴州省氣象局將深化5G相關應用探索,加快技術創新,不斷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努力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讓全省氣象事業整體實力高質量提升。

作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貴州近年來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5G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在民用、商用、政用領域打造一批5G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充分發揮了5G“一業帶百業”的作用,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的雙突破,有力地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如今,“5G+”融合應用場景已經在全省遍地開花,“5G+氣象服務”的行業示范,既是全省5G發展的縮影,也是地區向5G下半場走深走實的重要經驗。

來源: 數博會執委會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