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陽地村:茄子喜豐收 群眾笑開顏

時下,正是茄子收獲旺季。連日來,在獨山縣基長鎮陽地村茄子種植基地裡,一排排的架子上,紫油油的茄子飽滿圓潤,村民們頂著遮陽篷,帶著剪刀在田間穿梭,隨著“咔嚓”脆響,茄子順手落下……採摘、挑選、稱重、包裝,各流程井然有序,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
當地村民們正忙著豐收茄子。
“目前基地共168畝,全程使用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的管理技術,通過這幾天的採摘情況看,今年基地茄子畝產可達到18000斤,共計可以產出1500噸。”黔南州鑫會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黃建偉說,按照市場價每斤1.2元計算,產值在360萬左右。
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管理,在技術上改變了傳統的灌溉、施肥方式,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時間,且提升了作業效率和產品質量,這也是該基地實現高產增收的重要原因。
基地裡種植的已經生長成熟的茄子。
據介紹,該基地發展茄子產業以來,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優化種植結構,精選優質品種,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強化科技支撐,確保產品供得好、供得優。這段時間以來,該基地帶動周邊群眾200余人就近就業。
“我才來上班2天,工資是按照小時計算,10元一小時,每天都能拿到80元左右。”正在給茄子進行挑選分類的周紹英告訴筆者,自己家住在望城社區,距離陽地村不是很遠,每天都可以按時回家。
基地內周邊群眾給茄子挑選分類。
在基地裡,像周紹英一樣需要顧家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大多數年齡偏大,外出就業困難。“老板來我們這包土地種茄子,對我們非常有好處,雖然我年齡大了,但摘茄子還是比較輕鬆的,在這裡賺點零用錢,平時也能貼補家用。”67歲的韋芝雪笑呵呵地告訴我們,自己在農村做慣了農活,做完自家農活還能到基地務工增加收入,這樣的工作對她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
當地村民正在將分裝好的茄子打包。
“目前,全村種植茄子有500余畝,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400余人,隨著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我村將繼續用好科技興農相關政策,提高農作物產值產量,助力鄉村振興。”基長鎮陽地村駐村第一書記孟維龍說。(圖/文 雷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