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視窗

小小紅粱映紅貴州農民增收致富路

2023年04月11日10:04 |
小字號

貴州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機遇,著力打造醬香型白酒產業“第一車間”,遵義市、畢節市大力發展酒用高粱種植,帶動全省種植酒用高粱252萬畝,50.4萬種植戶戶均增收6200元,既為貴州醬香白酒加工企業提供了原料,又保障了糧食安全,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支撐。

訂單化種植促增收。紅粱是貴州當地農民對酒用高粱的一種俗稱,貴州高粱是醬香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以紅纓子、紅珍珠等品種為主,具有糯性強、角質率高、種皮厚、出酒率高、耐蒸煮的特征。近年來,貴州以茅台集團為引領,完善“龍頭企業+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引導規模較大的白酒企業建立原料基地,實行合同種植,保護價收購。茅台集團每年收儲省內有機紅粱15萬噸左右,全省400余家醬香白酒企業收儲省內外紅粱95萬噸左右。2022年,據農推行業統計,全省訂單種植高粱196.76萬畝,佔全省種植面積的78%。茅台集團訂單價格11.2元/公斤,其他白酒企業訂單價格7元/公斤以上,平均訂單價格8.61元/公斤,較外地雜交紅粱貴2-3倍,貴州紅粱主產區紅粱畝產平均275公斤,紅粱種植戶畝均收入2350元以上。以茅台酒廠訂單收購價為風向標,紅粱成為全世界“身價最高的高粱”。每年春耕時節,有機紅粱種植戶都爭搶茅台有機高粱訂單,種植大戶產值可達10萬元以上。

規模化種植促增收。從全省來看,遵義市為紅粱主產區,種植161萬畝,紅粱種植區域已向畢節市、銅仁市、黔西南州擴展。茅台集團有機訂單以仁懷市、播州區、匯川區、習水縣、金沙縣5個縣為主,有機紅粱種植區域已擴展至桐梓縣、正安縣﹔綠色種植區域由綏陽縣、道真縣、務川縣擴展至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等。遵義市30萬畝以上的紅粱種植大縣1個,20萬畝至30萬畝的紅粱種植縣3個,萬畝以上規模化紅粱種植鄉鎮50余個。大方縣長石鎮仲麥村村集體合作社與釀酒企業簽訂合同,利用撂荒地種植紅粱,企業免費提供種子和肥料,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成為群眾就近務工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大方縣已種植紅粱1300畝,覆蓋8個村23個村民組,帶動農民增收200余萬元。

強要素保障促增收。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已培育以“紅纓子”為代表的本地優勢紅粱品種10余個,病虫害防控、土壤培肥、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發成果持續鞏固提升。大力示范推廣應用漂浮育苗等工廠化、集約化育苗技術,推廣實施起壟覆膜移栽、全程綠色防控等技術。以茅台集團為龍頭企業帶動的訂單種植模式日趨完善,訂單企業為農戶提供種子、肥料、生物農藥等生產物資,每畝提供紅纓子種子0.5公斤,有機肥150公斤,防病、虫的生物制劑1瓶,種植農戶僅需提供土地和勞動力進行生產。政府、企業共同出資為基地縣建立紅粱生產風險基金、購買政策保險等措施,有效規避了種植戶種植風險。仁懷市率先在西南山區實現紅粱機械化收割,有效節約了工時和人力成本,各地紛紛引進大型採收機、烘干機、精選機等收儲設備,紅粱機械化應用實現新突破。

“紅粱+”模式促增收。各地積極探索“紅粱+”優良組合模式,同季間(混)套作紅粱+南瓜、豆科作物、薯類等品類,錯季輪作紅粱+綠肥、食用菌、油菜等農作物,提高復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金沙縣在紅粱種植示范點推廣寬窄行套種大豆種植模式(套種率20%),不僅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有機質,解決了常年種植高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板結的問題,還增加了畝均收入。通過測產,大豆加權平均畝產85.28公斤,畝產值596.96元﹔有機高粱畝產344.5公斤,畝產值3169.4元,畝綜合產值達3766.36元。金沙縣柳塘鎮淹壩村探索出高粱秸稈粉碎發酵輔混搭酒糟喂牛,牛糞用作農家肥還田還土種植高粱的循環模式,高粱產量可達每畝550公斤左右,按照11.2元每公斤計算,畝收入達6160元。下步,貴州將利用紅粱降血糖、止瀉、促進消化等藥用價值,多元化開發紅粱食品。同時,利用紅粱觀賞性強、高粱文化和白酒文化深厚的特色,拓展紅粱+旅游新業態,為農民種植紅粱拓寬更多增收渠道。(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官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