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數博會︱曹曉兵: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數據要素驅動創新價值

會展業已經連續多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發揮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作用”。顯然,會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為促進產業發展、拓展市場獲客渠道,以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這充分顯示了政府主導型會展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在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具有深遠影響。
年初,隨著以MWC2023為代表的國際行業盛會圓滿謝幕,國內會展業也開始重新忙碌起來,為我國經濟復蘇注入了強大增長動能。同樣作為國家級重要展會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自今年2月“官宣”以來,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緊張籌備當中,截至3月28日,已有219位嘉賓確認參會,超過159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確認參展。其中不乏美國蘋果公司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齊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亞太區秘書處秘書長博納蒂婭·坦德拉德薇等重量級嘉賓,以及中國電子、航天科工、華為、浪潮、螞蟻集團等企業。一場聲勢浩大的大數據饕餮盛宴正在精彩醞釀。
“我本人及我所在的企業年年參加數博會,無一缺席。”近日,特斯聯科技集團副總裁、生態管理中心總經理,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秘書長曹曉兵對數據觀說。在曹曉兵看來,像數博會這樣的產業會議就像土壤肥沃的行業高地,為企業“生長”帶來了勃勃生機。大會為產業發展帶來先機、新機的同時,也能夠依托產業優勢讓地方經濟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與此同時,“通過參會、參展,海內外的與會者可以親身感受到最新的數字技術和創新成果,與各界頂尖專家、企業、機構和潛在客戶面對面高效交流學習、建立合作、拓展資源、尋求商機。”對曹曉兵而言,數博會是企業逐夢遠航的始發港,這些年來,通過參加數博會,他和他所在的企業都收獲了不同程度的紅利,成長迅速。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擘畫了數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為加快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謀劃了戰略路徑。該規劃強調,加快數字中國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曹曉兵認為,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部署規劃,數字經濟當中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對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產生深刻且長遠的影響。
生產上,數字技術可以提高實體經濟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和資源消耗。產業上,數字化技術可以推動實體經濟創新和升級,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市場上,數字技術可以拓展實體經濟的市場空間和服務范圍,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生活上,數字技術發展與工作和生活也息息相關,為我們提供了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如電子支付、即時零售、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智慧圖書館等,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輻射覆蓋范圍。
“當然,數字技術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風險,如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數字鴻溝、網絡暴力、信息過載等。這些問題需要各個行業共同努力,加強法律法規、技術創新、社會監督以及科技倫理等多方面的治理,構建一個安全、開放、包容、合作的數字世界。”曹曉兵補充到。
曹曉兵表示,每一屆數博會的年度主題,都直接或間接反映了當下大數據發展的進程和趨勢,從2015年的“‘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與發展”到2022年的“搶數字新機·享數字價值”,都是數字經濟時代巨變發展的縮影。2023數博會以“數實相融 算啟未來”為年主題,圍繞一會、一展、一發布、一大賽,以及商貿投資洽談開展相關活動。“今年的年度主題同樣很有意義,因為它反映了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方向,體現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及算力與創新發展的緊密關聯。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實現數據要素化、流通化、價值化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動力,提升算力核心生產力、創新能力、競爭力是數字經濟的關鍵。數實相融,意味著要用數據賦能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效率和質量。算啟未來,意味著要用算力驅動創新發展,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創造新價值和新機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