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安新區視窗

“數”聚黔中 “算”啟未來

——貴安新區搶抓“東數西算”機遇打造發展新引擎

2023年04月06日09:38 |
小字號

山體“洞庫”、多彩“童話小鎮”……在貴安新區,處處可見與數字經濟、算力產業相關的獨特建筑“風景”。

是“風景”,更是發展“前景”。落地貴安的華為雲成為貴州首家百億級大數據企業﹔貴陽大數據科創城一年時間落戶企業400余家﹔網易貴安數據中心項目一期於今年2月開工建設,今后網易最核心的業務數據、最貼近用戶的數據將遷移到貴安新區進行處理和計算……看不見、摸不著的“算力”,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正成為貴安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未來,在貴安沃土上,由“算力運營調度中心”和“主算力基地”組成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將成為貴州樞紐節點“1+8+N”體系的核心,具備通算、智算、超算復合計算能力,面向全國提供算力保障。

“一中心+一基地”

推進“東數西算”工程落地

3月31日,走進貴安新區龍山工業園,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主算力基地(以下簡稱:主算力基地),機房內的服務器已安裝完畢,多名工人忙碌作業,正進行調試收尾工作。機房旁,主算力基地的展廳正緊鑼密鼓施工裝修。“東數西算”建什麼?貴安數據中心集群如何布局?一塊塊展板,將為觀摩者呈現出貴安算力產業的發展路徑。

“自去年9月項目啟動建設以來,一直搶抓工期趕進度,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專班,實施‘一線辦公’,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現在智算部分設備已進場安裝調試。”貴安新區大數據科創城產業集群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琨介紹,建筑面積約1.69萬平方米的主算力基地,將開展包括通算、智算、超算三大類型的“西算”工作,以國產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安全穩定為導向,建設總算力達274P。

吳琨說,主算力基地上電運營后,將與10多公裡開外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算力運營調度中心(以下簡稱:算力運營調度中心),形成“一中心+一基地”的“前店后廠”模式,打造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支點。

“作為‘前店后廠’中的‘前店’,算力運營調度中心落地貴陽大數據科創城,投用后將協同貴安大數據中心集群,實現算力資源跨區域系統調配。”貴安新區工信局(大數據局)大數據科負責人張權說,今后,“前店”也就是貴陽貴安算力資源的“大腦中樞”,主要負責調度、匹配,開展孵化、研發等。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建設完成后,將能夠把貴陽貴安所有數據要素、算力要素、網絡要素和數據中心要素有機整合在一起,按需高效地對算力資源進行跨區域系統調配,形成“雲、算、數、網”融合協同創新體系,做強數字經濟底座。

企業“西行”

算力產業生態不斷完善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貴州是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貴陽貴安成為重點打造的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在加快構建東西部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東部數據,入黔西“算”,正讓東西部優勢進一步互補,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

培育多年數字經濟的貴安新區,一直把大數據產業作為彎道取直的路徑。截至目前,貴安新區已建成投用7個超大型數據中心,上電服務器30萬台,在建和已簽約的數據中心還有12個。“這些數據中心組成了金融機構、國家部委、大型央企、互聯網頭部企業四大板塊,將集聚超凡的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支撐‘東數西算’工程的堅實底座。”張權說。

和晝夜不停跑動的數據一樣,放眼廣袤的貴安大地,“繁忙”已成為認識新區的關鍵詞,算力行業內項目一個接一個落地,建設熱火朝天。

在今年貴州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美的雲項目、網易貴安數據中心等一批落地貴安新區的重大項目開工。開工儀式上,網易CEO丁磊表示,將讓數據從東到西、由西向東,都能跑起來,爭取把網易貴安數據中心打造成為“東數西算”的國家級示范項目。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伸手擁抱“貴安機遇”,創造新增長點。去年以來,蘇商集團、江蘇滿運軟件科技等一批項目密集落地﹔借助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的“底座”支撐力,華為雲迅速成長為貴州首家百億級大數據企業﹔2022年,貴陽貴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87.6%……

今年初召開的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貴安新區提出,2023年將在大數據招商上實現新突破,重點招引芯片、電子元器件、電路板、服務器﹔利用大數據科創城、中電光谷等平台,圍繞金融數據中心、“東數西算”等簽約一批大項目。

新城崛起

讓數據存起來跑起來用起來

走在湖潮鄉百馬大道上,一座座鱗次櫛比的高樓勾勒出現代化的“天際線”。從高空俯瞰,算力中心、孵化中心、貴安中心、人才公寓、星月湖城市中央公園……在一片平坦地勢上圍合相望。道路縱橫、建筑精美,這幅“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景致,正是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的核心組成部分。

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東數西算”工程等重大機遇,貴陽大數據科創城2021年12月22日經省政府批復建設,承載著打造貴州數字產業和人才集聚區、數字場景應用示范區、生態文明展示區的重要使命。2022年3月,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首批項目集中開工,以一邊建設、一邊招商的奮進姿態,跑出了新城崛起的“加速度”。

“早上出門前充滿電的手機,通常堅持不到中午,就被電話打到‘斷電’。”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現場工作專班綜合保障組組長郎偉,自從到崗專班,手機就變成了“熱線”,一天接一兩百個電話是常事。“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來電,咨詢入駐條件、政策,了解貴安新區情況等。”郎偉說。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日,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已招引華為、滿幫、滿運、中軟國際、中融信通、美的、慧科教育等企業481家,其中大數據類企業佔比65%。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深入推進,算力產業鏈上下游開始顯現活力。去年8月,西能電科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能電科)入駐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這家以信息系統集成為基礎,開展大數據及軟件應用服務等業務的企業在入駐貴安后,依托貴安數據中心集群,迅速轉型升級,圍繞機房建設、通道搭建、定制化開發等拓展市場,今年一季度,公司產值超過5200萬元,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0%。“從選址到入駐辦公,僅用了10天時間。貴安的營商環境、產業集群、人才支持,具有很多城市不能比擬的優勢。”西能電科副總經理郝健臣說,“東數西算”工程既支撐了東部的算力需求,也帶動了西部的發展,通過參與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數據中心等相關工程,企業自身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乘著發展的快車,推動“東數西算”工程建設,貴安新區的舉措更加務實具體。採訪中,張權說,下一步將聚焦“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五大體系建設,在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圍繞數據中心打造產業鏈、做大做強數據中心集群等方面全力推動,讓數據“存起來”“跑起來”“用起來”。(游紅、梁俊鵬)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