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春日農事忙 鄉村產業興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行走春風吹拂的畢節大地,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
在黔西市林泉鎮高錦村烤煙示范基地,大型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在織金縣八步街道瓜仲村育苗基地,一排排辣椒育苗盤擺放整齊,農戶穿梭其間忙著管護﹔在金沙縣岩孔街道箐口村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大棚裡,工人正小心翼翼採摘鮮嫩的羊肚菌……
近年來,畢節加快實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推動蔬菜、茶葉、食用菌等“八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種業振興、山地農機化攻堅、科技創新引領等“八大攻堅行動”,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
農機轟鳴 春耕備耕生產忙
時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黔西市農技人員送技上門,在推廣先進種植技術的同時,組織農機投入春耕生產,為全年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林泉鎮高錦村種植大戶劉揚學的烤煙示范基地,農技人員現場培訓完畢,大型農機隨后上陣,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今年,黔西市春耕生產種植面積82萬畝,為確保目標任務完成,該市農機服務中心組織600多台大中型耕地拖拉機開展春耕作業服務,同時成立4支農機維修小分隊到農戶家中進行農機檢修,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在七星關對坡鎮中心村,大型農機助力春耕生產。馬玲玉攝
在七星關區對坡鎮建華村烤煙種植基地,兩台大馬力拖拉機拖挂著嶄新的復式犁在地塊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轟鳴,一大片田地很快就被翻耕過半。
“這是村合作社剛買的旋耕起壟一體機,一天可耕七八十畝地。” 望著正在忙碌的旋耕機,對坡鎮建華村宏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剛笑容滿面。他說,今年村裡計劃種植1000畝烤煙、1250畝高粱,新購入的兩台旋耕一體機不僅效率高,耕地質量也好,省下了不少人力。
在威寧縣草海鎮中海村千畝農田裡,30多台耕整地機械、播種機械來回穿梭,大片的農田迅速被翻耕平整,勾畫出一幅現代春耕繁忙圖。
……
2月9日至16日,畢節市“百萬農機鬧春耕、糧食安全我先行”活動在七星關、金沙、威寧等地陸續啟動。數台大中型拖拉機、小型旋耕機在田地裡犁、翻、碎土、整地,全力保障春耕生產。
黔西市洪水鎮洪箐村高粱種植基地裡,農機手駕駛大型農耕機耕地。史開心攝
接下來,畢節市還將大力推廣山地適用農機和農機農藝結合技術,鼓勵因地制宜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其業務拓展,廣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機作業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管護有方 穩產增收信心足
順應時季、搶抓時節,做好田間地頭春季管護,才能為增收增產打下堅實基礎。
年初,畢節市農業農村局就著手開展千名農技人員蹲點指導服務行動,要求全市農技專家深入一線,把握農事時間節點,蹲點做好技術指導、糧油生產樣板點建設、種苗調運、田間管理等服務工作。與此同時,市農業農村局還成立9個由縣級干部帶隊的春耕生產服務指導組,全力推進全市春耕生產工作。
走進織金縣八步街道瓜仲村育苗基地,大棚裡一排排辣椒育苗盤擺放整齊,數名群眾正穿梭期間進行管護。
“最近天氣變化大,得及時查看大棚內的溫度,確保辣椒籽良好生長,為后續移栽打好基礎。”自從完成辣椒育苗后,葛永倫時刻關注著每個大棚的育苗盤。
辣椒要高產,技術是關鍵。開春以來,身為農技人員的葛永倫一直沒閑著。裝盤、播種、擺盤……辣椒育苗的各個環節他都在現場,以確保辣椒苗長得壯實,成活率高。
“目前,瓜仲村共有辣椒育苗大棚40個,主要為街道5000畝辣椒基地和周邊地區提供優質種苗。”八步街道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長、宣傳委員高軍介紹,辣椒苗預計將在4月進行移栽,移栽后將進行蔬菜育苗,確保產業“不斷檔”。
納雍縣百興鎮,群眾正在給小麥噴洒有機營養液。楊英攝
2月2日,納雍縣百興鎮劉家寨村小麥種植基地裡,一輛無人機盤旋在麥田上方,對著麥苗噴洒有機營養液。幾名全副武裝的群眾與無人機並肩作戰,填補無人機不能覆蓋的空缺。農技人員為技術指導忙前忙后。
“現在是小麥春季管護的最佳時期,給小麥噴洒有機營養液,不僅能提高小麥抗旱性,還能增加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確保豐收。”納雍縣百興鎮農業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尚顯龍告訴記者,全鎮已組織群眾對2.3萬畝小麥進行春季田間管護,如今小麥正陸續返青,長勢良好。
春季管護關鍵期,畢節全市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不僅給農戶吃下了穩產增收“定心丸”,也用科技力量給廣袤田野帶來無限希望。
因地制宜 特色農業勢頭旺
眼下,正值羊肚菌採收時節。金沙縣1600畝羊肚菌產業基地裡,豐收的歡聲笑語傳遍田間地頭。
在金沙縣岩孔街道箐口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裡,群眾正在採摘羊肚菌。金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種植和採收都能來基地務工,收入還很不錯呢。”金沙縣岩孔街道箐口村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大棚裡,劉永利和其他村民正小心翼翼採摘著鮮嫩的羊肚菌。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羊肚菌像一把把灰褐色的小傘鋪滿大棚,長勢十分喜人。
作為高端食用菌,羊肚菌細嫩鮮美,且營養豐富,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為推動產業發展,助農增收,金沙縣先后引進9家經營主體,因地制宜在岩孔街道、禹謨鎮、沙土鎮等地種植羊肚菌1600畝,預計產量可達400噸、產值4800萬元。
無獨有偶,在赫章縣河鎮鄉,一排排溫室大棚整齊排列。進入棚內,三五成群的群眾正在清理原有菌棒,忙得不亦樂乎。
“河鎮鄉有適合種植平菇的氣候條件,這裡產出的平菇產量和品質都非常好,今年我們將繼續扎根發展平菇種植,爭取在新的一年創造出更加喜人的成績。”湖南湘陰億宏菌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吉彪介紹,河鎮鄉共有平菇種植大棚近200個,去年累計為280余名當地群眾發放就業務工收入220余萬元。
管窺全豹。如今的畢節,正因地制宜謀劃產業,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穩步發展。納雍“瑪瑙紅”櫻桃引領農旅融合、威寧40萬畝蔬菜運往粵港澳大灣區、織金皂角精遠銷東南沿海……廣袤農村裡的一片片產業園,逐漸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織金縣以那鎮沙田社區花菜基地裡,群眾正在勞作。織金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伴隨著春耕生產的步伐,一幅嶄新的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藍圖在畢節大地徐徐鋪展開來: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加快建設特色高效農業項目,打造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核心﹔努力引進高質量、大塊頭的產業項目,補齊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短板,推動鄉村產業集群發展,助推全市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