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成功研制山地刺梨收獲機

刺梨是維C之王,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大自然對貴州的饋贈。貴州2022年刺梨產值超過150億元,連續4年增長35%以上,產銷兩旺。但由於刺梨果有刺,採摘時往往刺手。日前,貴州師范大學新近聯合研制的山地刺梨收獲機,破解了這一難題,農機作業服務成為助力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山地刺梨收獲機設計圖。
“刺梨好吃不好摘。刺梨樹枝蔓叢生,枝條交錯,刺蓬刺手,果實也刺手。”在全國刺梨主產區貴州,當地群眾過去嘗盡了採摘之苦。
“我們現在用上了振動式山地刺梨採收機,解決了採果被刺的大難題。”龍裡縣洗馬鎮台上村村民使用的這款新型收獲機,是由貴州師范大學專家設計的。
刺梨收獲機性能測試及培訓現場。
“山地刺梨收獲機由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和貴州省山地農業機械研究所聯合攻關,去年10月開展樣機田間應用獲得成功。學院山地農機團隊將進一步加強刺梨產業機械化關鍵技術攻關,並已確定在龍裡、盤州等地開展刺梨全程機械化的實驗和示范,助力貴州省刺梨產業發展。”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伍權介紹。
刺梨收獲機採用履帶式行走底盤,適用於山地作業,採用液壓驅動高頻振動方式,一次性解決刺梨脫果與收集問題。通過田間採收試驗,採淨率達94.42%(果實成熟度100%),損傷率小於0.97%,可實現一次性單窩刺梨的採摘和收集,採收效率是人工採摘的數十倍。設備的使用將大幅提升刺梨採收效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刺梨採收環節中的人工成本。
刺梨收獲機性能測試及培訓現場。
貴州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肖遠平表示,學校搶抓機遇,主動對接新國發2號文件中關於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要求,把科研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全校根據農村產業發展需要,圍繞山地刺梨收獲機研發等一系列攻關課題,搭建平台、組建團隊,成立智能農機技術與應用推廣聯合實驗室,開展山地農機具的開發與應用推廣技術攻關。現已研發面向辣椒、刺梨、油茶等特色農業的農機裝備,為貴州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原動力,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文/圖 思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