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強縣建設

思南:“1+1”鄉村治理體系助力鄉村治理效能提質增效

2022年12月13日16:51 |
小字號

近年來,思南縣按照“一崗多責、多員合一”工作原則,積極探索“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路徑,著力構建務實管用、分工明確、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通過黨建引領、明晰分工和健全制度,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級工作力量、工作效率、工作保障實現“1+1>2”疊加效應,全面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工作中。

工作場景。

“自從優化了組織設置、權屬關系,明晰了制度,支書是越干越帶勁。思路也越來越清晰了。”思南縣張家寨鎮檬子樹村駐村第一書記鄧珍霞表示,自從縣裡推行“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后,給予了他們很大啟示,第一時間組織村干部和老黨員代表學習探討到凌晨1點,大家都各抒己見,對下步工作充滿了信心。

今年以來,針對村級多頭管理、各自為戰的基層社會治理,張家寨鎮檬子樹村打破傳統條塊管理格局,聚焦黨建引領,積極推行“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整合村干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和春暉資源,實行“多員合一”“科學並網”群防群治新路徑,制定規范、科學、精確、長效化工作機制,全方位破解基層社會治理的薄弱環節,實現“1+1>2”的效應。

工作場景。

工作場景。

“我們重新梳理了村規民約,將黨小組的一些工作也納入其中,涵蓋村級組織、發展和治理方方面面,進行組織化統籌、體系化管理、制度化運行,新的隊伍配備更戳中村民的‘興奮點’。”檬子樹村黨支部書記張鬆表示,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化“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群眾”的聯動體系效應。

“我們每個黨小組半年向黨支部匯報一次工作、總結成績、匯報規劃,實現組織化、機制化、職業化和社會化融合。”第一書記鄧珍霞介紹,通過推行“1+1”鄉村治理體系,實現了全體在家黨員聯戶和挂牌,進一步深化了黨群干群魚水情。

思南縣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推廣“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切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著力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全面提高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馬支書,聽說前幾天種糧補貼下來了,我去查怎麼沒有啊?”“趙主任,麻煩問一下,我想在我家自用林裡砍點樹,需要審批手續嗎?”在思南縣瓮溪鎮安塘村村委會,村民李清華正向村干部咨詢相關事宜,不到幾分鐘,他的問題就得到快速解決。

食用菌基地鳥瞰圖。

食用菌基地鳥瞰圖。

在以前,找村委會辦事真是一件麻煩事。“就拿開發票這樣的小事來說,得先找會計、村長確認,再找書記簽字,但常常會碰到他們不在村裡的情況,可能就得跑兩趟,程序多,耗時也多。”村民李清華回憶。

“以往村裡每‘員’的事務分散到多人頭上,多人負責,由於部分公益性崗位工資待遇與生活需求嚴重失衡,導致無人管事或怨氣行事。”瓮溪鎮黨委書記王可表示,今年縣委提出的“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方案,對於基層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猶如下了一場及時雨,我們嚴格按照要求,實行“多員合一、減輕壓力、提高效率、激發動力”的原則,規范崗位職責,構建分工明確、協作密切的責任體系,黨群聯合管理、資源共享及時,實現有人管事、職責清晰。

據悉,瓮溪鎮將全鎮24個村(社區)職能相似、業務相近的部分網格“瘦身整合”“定人、定崗、定責”。整合支部副書記和綜治委員職責,負責綜治、思想政治、文明行動等工作﹔整合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民生監督員職能職責,負責民生監督、“三務”監督管理、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整合村委副主任和民生委員職責,負責村裡“三治”、社會事務、發展等工作﹔整合村委委員和生態員職責,負責村裡生態文明文化建設、地質災害、生態環保等方面工作。

“推進‘1+1’鄉村治理體系改革,就是著眼於健全村級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著力構建務實管用、分工明確、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全面提高了鄉村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思南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在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宣傳教育作用,多形式、高頻率地加強政策宣傳,講清楚鄉村治理的政策要求、工作舉措、典型實例等,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推鄉村治理取得實效,讓黨的群眾基礎更加牢固。(圖/文 孫磊)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