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多彩貴州趕超跨越 現代化建設譜新篇

王秀芳
2022年12月09日08:22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11月10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貴陽舉行。

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在講話時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的首要政治任務。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個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共中央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部署,以最強領導、最快行動、最大力度、最實舉措,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在化屋村村委會召開座談會,向基層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杜朋城 攝

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在化屋村村委會召開座談會,向基層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杜朋城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以百折不撓的必勝信心,攻克一個又一個貧困堡壘。10年間,貴州經濟增速持續位居全國前三、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達到61.51%,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從長期靠后、奮起直追到趕超進位的歷史性跨越,創造了趕超跨越的“黃金十年”。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站在新起點上,貴州明確未來5年將重點從五個方面全力以赴把貴州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抓緊抓實抓好。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在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上邁出新步伐,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取得新成效,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要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上實現新突破,不斷塑造現代化建設新動能新優勢﹔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在維護安全穩定上彰顯新擔當,全力推進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確保黨的二十大各項部署在貴州落地落實,奮力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聚焦民生實事 擦亮幸福底色

11月20日,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胡忠雄主持召開省“強省會”工作專題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強省會”的決策部署,推動“強省會”各項政策落地、工作落實,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省會力量。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作為貴州省會城市的貴陽,不斷提高城市“一圈兩場三改”(打造15分鐘生活圈,建好停車場和農貿市場,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和農村“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所、治風)工作的主動性、精准性、系統性,用“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民生實事,兌現黨委政府對人民群眾的承諾,是貴陽市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

“一個坑、四面牆,一塊破瓦頂頭上。蒼蠅飛、蚊子咬,又臟又臭生煩惱。”旱廁,一直是困擾農村群眾的尷尬難題,對於貴陽市雲岩區楊惠街道大凹村村民李發貴來說也不例外。幸運的是,他多年的困擾終於在貴陽貴安農村民生“保障之戰”中得到了解決。

“政府開展農村‘五治’,出台了‘治廁’好政策,我肯定要抓住機會。”李發貴是大凹村“治廁”工作的頭號支持者,他家新廁所不僅按照標准砌了三格式化糞池,接了進水管和排污管道,還加裝了坐便器、洗手池和淋浴設施,方便又衛生。如今,楊惠街道像李發貴一樣完成“治廁”的已有371戶,53戶正在施工。

小改廁,是讓村民生活品質真切實現“提檔升級”的大民生。

2021年11月,貴陽貴安聚焦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弱項,以農村“五治”工作為抓手,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民生“保障之戰”。清建管用、安全達標、分類減量、系統治理、移風易俗,貴陽貴安堅持分類施策,不斷提高農村“五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貴陽市頭橋社區醫護人員正在為居民進行入戶體檢。陳慧 攝

貴陽市頭橋社區醫護人員正在為居民進行入戶體檢。陳慧攝

以“五治”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貴陽貴安的做法,是貴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的具體舉措之一。

進入“十四五”,貴州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目的,堅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大力實施城鄉居民增收行動和整體提升教育、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2022年,面對經濟下行的超預期沖擊,貴州及時制定保障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21條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20條措施,穩住了就業基本面、發展基本盤。對城鄉低保、孤兒集中供養補助等6項保障標准偏低的民生項目進行提標。圍繞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力推動教育水平提質升級,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貴州堅持聚焦特殊困難群眾,努力把民生兜底保障網織得越來越密、越來越牢。

“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新要求,貴州聞令而動,要求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做強數字經濟 加速產業轉型

發展數字經濟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這讓貴陽貴安干部群眾信心倍增,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游客參觀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何曉璇 攝

游客參觀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何曉璇攝

從建設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到建設首個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短短幾年間,貴州大數據聲名遠揚。今天的貴州,處處都能感受到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也已是新常態:

——貴州玉蝶電工股份有限公司3號車間裡,電線電纜智能生產線正全力運轉,工人卻寥寥無幾,從取料生產到成品入庫,幾乎全由機器完成﹔

——走進盤江股份山腳樹煤礦智能化監控數據中心,地下數百米的採煤、掘進、通風等環節運行數據一目了然,還可借助5G無線通信系統,實現井下與地面視頻語音通話﹔

——作為全省首個5G全連接工廠﹔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通過5G專網技術支撐一條完整生產線,實現全工序、全場景的無線工業互聯及車間生產調度,達到“人、機、料、法、環、測”要素全面互聯管控。

……

回望來時路,在全國大多數地區尚處於觀望之時,面對既要“趕”又要“轉”雙重壓力的貴州,率先在大數據領域發力,並依托自然環境和能源資源的先天優勢,“無”中生“有”,搶先站在了大數據的風口。百企引領、千企改造、萬企融合,一項項專項行動加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18年至今,貴州累計打造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標杆項目409個、示范項目4326個,核心應用“上雲”企業超2.5萬家。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題,貴州省金融監管局於今年6月面向全省推廣省大數據綜合金融服務平台。當前,該平台已入駐金融機構693家,發布金融產品432款,成功對接融資24億元。

中晟泰科LED智能工廠技術員在固晶車間作業。陳慧 攝

中晟泰科LED智能工廠技術員在固晶車間作業。陳慧攝

除在工業領域大放異彩外,信息化也已在貴州農業生產各環節“施展拳腳”。今年5月21日,貴州首個水稻“無人農場”在劍河縣投入運營,這是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推進智慧農業的有益探索。記者了解到,無人操作農機耕作完成后可自動回到機庫,還可更換相應機具,實現播種、施肥、秸稈撿拾等無人化作業。

“隨著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智能制造正悄然滲透各領域,成為貴州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貴州將再打造100個“大數據+實體經濟”融合標杆項目,實施1000個融合示范項目,帶動2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和大數據深度融合。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數字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當前,貴州正通過建設首個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與時俱進打造大數據發展的2.0升級版,奮力為數字中國建設探索新經驗、闖出新路子。

堅持生態優先 實現綠色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10月26日至27日,諶貽琴深入畢節市黔西市、納雍縣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並在納雍縣化作鄉林下經濟產業園、董地鄉街上村田尾巴組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實地考察鄉村振興工作。

以特色產業為支撐,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走具有貴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黔貴大地正在進行著的生動實踐。

羅甸縣大小井景區。陳慧 攝

羅甸縣大小井景區。陳慧攝

每年8、9月,是貴州屋脊“韭菜坪”最美的月份,漫山遍野的韭菜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為一睹“天上花海”的芳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涌入,山腳下的中營村村民順勢吃上了“旅游飯”。

“韭菜花是大自然饋贈的‘福利’,愛護它是世代留下的傳統,如今花也成了我們致富的關鍵。”借生態觀光旅游興起之機,中營村村民車守會開辦了一家酒店,2021年收入40余萬元。

韭菜坪位於畢節市赫章縣,是世界上最大面積的野韭菜花帶和全國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護區。為實現“綠富兼得”,赫章縣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重,力保景區原生態,實現了長久可持續發展。

生態美景成富民產業。這樣的轉變,得益於貴州一直以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

率先出台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率先出台生態扶貧專項制度,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率先將河長制納入水資源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實現所有河流、湖泊、水庫河長制全覆蓋﹔率先在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中建立跨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貴州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綠色經濟保駕護航。

數據最有說服力。從“十二五”破題到“十三五”收官,再到“十四五”開局,貴州森林覆蓋率從41.5%提升至62.12%﹔石漠化減少面積和幅度居全國岩溶地區首位﹔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每年為長江、珠江輸送優質水源1000多億立方米﹔綠色經濟佔比達到45%。

群山綠樹環繞貴陽城。陳慧 攝

群山綠樹環繞貴陽城。陳慧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貴州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明確要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今日之貴州,正堅定不移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持實施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努力實現“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奮力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更揚風帆越關山,勇立潮頭譜新篇。新時代新征程上,貴州全省上下正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緊密結合實際找准貫徹落實的切入點、著力點,在接續奮斗中不斷奪取貴州現代化建設新勝利。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