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畢節納雍:財政銜接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12月05日17:4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連日來,康勝榮一直忙著帶領村民整理地面養蚯蚓,一下子把蚯蚓養殖面積擴大到5畝地。養蚯蚓是納雍縣羊場鄉河濫溝村生態循環種養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康勝榮半點不敢馬虎。

河濫溝村在大山裡,山多、溝多,地少,謀劃適宜發展的產業,一直是村兩委很頭疼的事。

河濫溝村蚯蚓養殖。

河濫溝村蚯蚓養殖。

今年年初,在財政銜接資金的助力下,河濫溝村建場養豬,但處理養殖場排出的豬糞,成了河濫溝村又一頭疼的問題。

身為河濫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康勝榮帶領村民走出大山,外出“取經”,最后決定養蚯蚓,既能解決養豬場排出的豬糞,又找到一條生財的路子。

“豬糞正好是蚯蚓的‘口糧’,有效解決養豬場豬糞污染問題。”康勝榮先是試養第一批蚯蚓,9月蚯蚓“出土”,以每斤10元的價格銷售給客戶,試養成功后決定帶領村民擴大養殖規模。

養蚯蚓,豬糞經過分解,又成了有機肥,康勝榮把養過蚯蚓的豬糞運到茶園給茶苗施肥,效果奇好,茶苗長得郁郁蔥蔥。

“養豬—養蚯蚓—種茶”,一環扣一環,蚯蚓養殖規模擴大,生豬養殖數也在遞增,村兩委同步引進公司種茶,擴大茶園種植面積,一條生態循環種養之路已見雛形。

勺窩桑蠶養殖基地。

勺窩桑蠶養殖基地。

同樣,在財政銜接資金助力下,勺窩鎮務井村整合資金,打造種桑養蠶田園經濟和杜鵑庭園經濟,分別引進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種桑養蠶、種庭院杜鵑。目前,萬畝桑園建成,集種植、養殖、加工於一體的蠶桑基地已成形,大量農民參與種桑養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破繭﹔同時,30余種杜鵑花苗通過培育,也移栽到農戶的房前屋后,“庭院經濟”的大門逐漸推開。

河濫溝村生態循環種養業,務井村蠶桑和庭院杜鵑花產業,僅僅是納雍財政銜接專項資金助力的部分項目。

據了解,僅2022年,納雍共投入各級財政銜接專項資金47098萬元,規劃實施銜接鄉村振興項目529個,其中產業項目資金投入29468萬元,佔比62.94%。

近年來,納雍搶抓國家重點扶持重大機遇,加強對財政銜接項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用好用活資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助力鄉村振興。(圖/文 張曉勇、周啟剛)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