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關嶺:“青春”百合  幸福“港灣”

2022年11月23日15:16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百合街道是關嶺自治縣2019年9月成立的最“年輕”的街道辦事處。近年來,百合街道聚焦易地扶貧搬遷扶持工作的重心,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扎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三年光陰似白駒過隙,如今的百合街道朝氣蓬勃正青春,逐漸成為眾多搬遷群眾邁向新生活的幸福“港灣”。在這裡,關花大道橫貫而過,連縣城、接花江,打通了交通和發展的“主脈絡”﹔在這裡,關嶺綜合產業園、雲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關嶺高質量就業培訓基地、關嶺中醫醫院、關嶺縣第三中學坐落其中,家門口就能就業、就醫、就學,數以萬計的搬遷群眾安家落戶、安常處順、安居樂業。

搬遷小區新面貌。

搬遷小區新面貌。

百合街道轄區同心、同康社區是易地扶貧搬遷萬人安置點,共計安置2721戶12819人,佔關嶺全縣搬遷人口的57.9%,其中脫貧人口就有2407戶11370人。讓“村民”變“居民”,不隻“挪個窩”,更需要做到“群眾搬遷到哪裡,新生活就在哪裡融入”。為了改變搬遷群眾的生活習慣,讓搬遷群眾快速融入新生活,百合街道以“轉變群眾觀念,提升鄉村面貌、實現宜居宜業”為目標,以社區干部、網格員、黨員、樓棟長、保潔員為示范,身體力行去引導搬遷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取得了良好成效。

異地搬遷小區面貌。

搬遷小區新面貌。

為了更好服務搬遷群眾,百合街道聚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依據“便於管理、便於服務、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實行“社區+小區”管理,在同心、同康社區分別成立小區管委會,徹底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除了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之外,百合街道還將小區化管理與“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同步開展,利用十聯戶工作機制,選拔責任心強、有擔當的居民擔任聯戶長,與社區干部一同開展各項日常工作。

除此之外,百合街道還開發設置以護林員、保潔員等勞務就業扶貧專崗,優先保障搬遷群眾中年齡偏大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解決搬遷特困群眾家庭的增收問題﹔同時,在社區、學校附近規劃就業“攤位”,推動“地攤經濟”,讓搬遷群眾能夠靈活就業,穩步增收。

搬遷到百合街道的群眾就近就業。

搬遷到百合街道的群眾就近就業。

黨員帶好頭,群眾有勁頭。百合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員為標杆,全心全力全情做好服務工作,讓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風俗和生活習慣的搬遷群眾互相融入,讓每位搬遷群眾都能找到歸屬感,成為新家園的主人翁,共同開啟美好生活的新征程。百合街道著力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專門解決搬遷群眾醫療報銷、民政事項辦理、子女入學等問題,始終堅持“限時辦結、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的服務模式,並設置群眾意見反饋箱,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對反饋的問題及時把脈、對症施策,確保群眾所需所盼的問題真正得到解決,切實讓搬遷群眾住得安心、生活順心﹔同時,該街道還在每一個網格上都建立起黨小組,以“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的模式,定期開展網格會、聯戶長群眾會,積極收集社情民意,與搬遷群眾交心談心,及時了解搬遷群眾的訴求,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共鳴。

搬遷群眾開展活動。

搬遷群眾開展活動。

按照“以黨建促文化,以文化興黨建”的理念,百合街道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和“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節日,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和主題文藝演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感恩教育、強化思想認同,激發搬遷群眾的內生動力,弘揚新時代的正能量。

“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在百合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每一名黨員都成為了服務群眾的“主心骨”與“生力軍”,廣大搬遷群眾也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干”,爭當奔向幸福生活的“領頭羊”和“排頭兵”。(關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供稿)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